第(2/3)页 都是陛下提前通知,平时哪来的朝会。 叶景隆摆了摆手,示意那人坐下。 作为丞相,也是官位最大的人,这次的讨论自然也是由叶景隆来主持。 叹了口气, 叶景隆无奈道:“科举改制一事,事关大齐社稷,我等还是要想办法让陛下收回成命。” “既然死谏一事不太靠谱,不如我等联名上书,恳请陛下不要一意孤行。” 旁边一位大臣开口道:“陛下年轻气盛,性格又有些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就算我们联名上书,恐怕也没办法让陛下改变主意。” 叶景隆问道:“那你还有什么好的计策?” 那人轻咳了一下嗓子,开口道:“当务之急,还是要知晓陛下为何突然,要对科举进行改制。” “如果知道了原因,才方便我们入手。” “退一万步讲,陛下之举,想来也是为了大齐能够招揽更多人才,所以我们明日可以先在报纸上,将此事刊登出来。” “到时候必定引起天下学子的反对,届时我等在向陛下阐述改制的危害,陛下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了。” 这次的提议, 顿时让不少在场之人,点头同意。 说得确实在理。 只要让陛下看到改制的危害,想来就不会一意孤行了。 叶景隆思索一番后,也觉得有道理。 “好,那就这么办吧。” “如今正值科举之时,我等在报纸上刊登此事,必能得到天下学子的响应。” ....... 相比于民间, 叶清秋自然是比他们要先知道。 当天晚上, 叶景隆回家之后,便将此事跟女儿说了出来。 听的叶清秋是脑瓜子嗡嗡转响,好像一万只蚊子在耳边扇动着翅膀。 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韩林疯了。 不然的话, 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敢对科举下手! 他知不知道,这么做。 会在民间引起怎样的震动。 整个大齐,无数学子。 一生所学都是四书五经。 还有那些书院,传承数百年下来,所教所学也都是以科举为目标。 现在你这么一改, 岂不是断了天下读书人的路? 到时候,恐怕不止会受到天下之人的唾骂。 万一真如叶景隆所担忧的一样,那些读书人都前往周边各国。 齐国真就离亡国不远了。 叶清秋是怎么也没想到,韩林的胆子能这么大。 前几天, 因为岳云飞一事,她刚对韩林的感观有所改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