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的,学生这次前来是有一件重要事情要禀告大人。昨天马五告诉我,马亓山的二当家禇英逃走,不知去向。另据马五探明,在我们大军围困马亓山时,禇英向大当家的偷偷建议去海边投奔倭寇,被大当家的汲超严辞拒绝,明确表示宁死也不当倭寇。”何志远为了掩盖钱恒的身份,故意说是马五探听到的消息。 梁文盛当然不会怀疑,他听到此事,惊异的说道:“这些天本官审问俘虏,也审出同样的消息,看来此事不假。另外据俘虏交待,一直关押在地牢中的牛二蛋不知所踪,我猜测很可能与禇英一起逃走了。” “如果是这样,大人应该早做准备。如果他们真的通倭,很可能不久以后会勾结倭寇袭扰沿海。而我们村在这次剿匪中表现突出,他们必然怀恨在心,如此以来,受倭寇袭扰的可能很大。”何志远趁机说道。 梁文盛思索一会说道:“你们村是全州的楷模,百姓众多,作坊林立,决不能有失。” “是啊,现在全村有一万多人,作坊五六处,各种店铺也陆续多了起来,俨然成了小城镇。一旦被倭寇袭扰必定损失严重。” “何公子,你既然来找本官,必定心中已有主意,不妨说出来本官听听。”梁文盛对何志远可以说非常了解了,他要是没有主意决不可能来找他。 “大人明鉴。学生打算修建城墙,用以保护百姓。不过修建城墙耗资巨大,以我村之力难以完成。”何志远回答道。 梁文盛听说要修建城墙,大吃一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以他一个村的力量肯定无法修建,但让官府出钱同样也不怎么现实。虽说自他上任以来,财政好转,但也没有充盈到可以修建城墙的程度。思索良久他才说道:“何公子,现在州衙虽说财政好转,但也拿不很多银两修建城墙。” “大人误会了,学生的意思是想请大人征调两万民夫工匠,其他的事情由我们村里自己解决。”何志远现在只是一介平民,但说话的口气俨然成了一村之主。而梁文盛竟然丝毫没有感觉到不妥,毕竟何志远的实力说明了一切。 梁文盛听何志远只需要民工,终于放心了。莒州是一个大州,全州实际人口有四五十万。征调两万青壮民夫和工匠充当徭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于是他便答应了何志远的要求,接着问:“你们村打算修建多大规模的城镇?” “以现在的人口规模,建设一个周长六里的城镇足可以居住。”何志远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本来以他的打算是要建一个周长至少十六里的城镇,但现在无论人才财力都达不到要求。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建一个小的城镇,等以后人口多了再扩建。 “太小了,这么小的镇子,勉强只能居住万多人口,以后还有要馆驿、酒楼、商铺等也要占用很多土地。州里给你征调五万民夫工匠,你建一个周长十六里的城镇,能否做到?”梁文盛听说不需要州衙花银子,倒是大方起来。反正州内民夫徭役不需要花钱,甚至连顿饭都不用管。出了政绩还是他的,何乐而不为呢? “这……”何志远犯难了,以何周两家的财力,刚好可以修建一个周长十里的镇子,现在一下子多了两倍半。他们两家的银两就远远不够了。何志远说道:“如果这样银两远远不够,这次修建城墙,为了降低成本,我准备使用水泥。如果规模一下子扩大两倍多,不泥的供应也跟不上。工期就会拉长,如果在没有完工之前倭寇来袭,损失就大了。” “这事也急不得一时,可以缓几天再议,我相信何公子一定能想出办法的。”梁文盛说道。 “好,这件事我回家商量以后再作决定。还有一事需要大人支持。”何志远又接着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