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家少年-《九鼎青云志》
第(2/3)页
白家此次避免邻国太子在本国国境内被刺杀的功劳,也受到了东宋当朝天子的嘉奖,这位太祖十三世孙-英宗陛下,为白家赐下金银玉帛,又亲疏“将门英才”,并制成铁卷,赐予击毙刺客的少年白青。
这白青少爷,虽生的是眉清目秀,却非那文弱公子般孱弱。自幼便是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加上肢体修长,身型灵动,似是天生一副“武道奇才”的模样。为此,父亲常常请一些武道名家,希望对儿子进行一些指导。
也许白家少爷悟性太高,往往看那些大师打一套拳,就能将其精髓当众讲出。至今未遇到其愿意参详的武道功法,更勿论拜师了。久而久之,白家少爷有了些名气。
这次,又在那紧要关头,当众建功。年仅十二岁的白青可谓名噪一时,威传四方。
白家,这一代是兄弟三人,家主白荣是老大,也就是白青的父亲,弟弟叫白礼。还有一位名叫穆安,是老城主捡回来抚养的孩子。
老爷子当年见这孩子襁褓绒布之上绣着一个穆字,猜测这是姓氏,又因期许他一生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赐名为安。从此将他与两个儿子一同教养,视如己出。
老大白荣最为优秀,穆安喜欢研究军阵,而白礼自幼对家族事务毫无兴趣,平日就喜欢射猎和捣鼓各种弓弩。可惜13岁那年,孤身游猎的白礼再也没有回来,白家倾力搜寻也没有找到任何踪迹。之后老城主无奈给白礼立了一座衣冠冢。
之后白荣渐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正妻张氏育有一子就是白青,白荣后来又收了一位病故副将的女儿王氏为妾,不过并未生育。两位女眷都明理,相处也算融洽,对白青也是疼爱有加。
按照这个军武传家的世家传统,男子长到十二岁,就该入营试炼了。白青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别看少爷平日里有些纨绔,但大是大非还是明白的。对习武也有很高的天赋,对于今年要随军试炼,那是兴奋异常。
白荣作为家主,自然是不能擅离蜀英城的。因此带领白青的试炼的长辈便是穆安这位二伯。白青更是心花怒放。
自幼,这个男娃就发现,那二伯的盔甲不似父亲盔甲那般银光锃亮,最为明显的地方是铁盔左侧有一条手指粗细的凹陷,胸甲背甲之上也有多处利器划过的深深痕迹。整套护具几乎没有光滑如镜的地方。
佩刀就更不用说了,那刀锋是刀刃多处翻卷后再打磨而出的。但就是这些战场上带回的痕迹,让白青崇敬不已。
一切准备就绪,就待白青十三岁生日,随长辈去祠堂祭祖之后便要出发。
吃过晚饭,没多久就睡下了。要说也确实是个少年郎,似乎并不对明早的结果患得患失,困倦之后睡得还特别香甜。
然而,就在白家少爷年满十三的日子到达那日,夜空突然一颗吉星爆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