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丹融剑合半年功,蒋三悟得镇霄生-《重明仙宗》


    第(2/3)页

    此刻他丹田内的灵力正如潮水般翻涌,最后一枚三才益元丹的药力彻底化开.

    温润的灵气顺着经脉游走,所过之处,早年练剑留下的暗伤竟如积雪遇春阳般消融,连带着周身经脉都似被拓宽了几分。

    洞府内的聚灵阵光芒骤盛,原本淡白色的灵气雾霭竟渐渐染上一层淡青色,顺着他周身的剑气灌木渗入体内。

    蒋青只觉丹田内的灵力池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层层涟漪扩散间,那层横亘在筑基巅峰与结丹间的无形壁垒,似是搭上了一丝玄而又玄的微妙关系。

    莫看这层关系玄而又玄、朦胧十分,许多假丹丹主却就是终其一生都不得悟,才选了那断绝前程的道途去走。

    蒋青今番能摸到这一层,却已能算得意外之获。值此时候才可言讲蒋三爷这是金丹在望,只待得将来圆满丹论,便就可以尝试着再往前迈出一步,即就能登得上这光明前程。

    “只是,我之丹论”

    俊俏剑修眸上两道好看的眉毛蹙起,似有忧虑之色生出,令得他长叹一声,未再出声。

    蒋三爷丹论一时难得圆满,然这修行之事却不能缓上半分,自将精力又落到了剑道上头。

    只是他在剑元熟稔之后,照旧已触及瓶颈,修行一阵过后,却也难得进益。稍生苦闷之下,却是将心思分出来些放在了教养身侧这小兽身上。

    转眼就又是半载时间过去,蒋青每日在洞府中打磨修为,通明剑猿总形影不离地跟在他身旁。

    这日清晨,他正演练《青甫子剑经十论》中的“青冥剑法”,剑锋划过晨露时,忽觉肩头一轻小兽竟跳至身前,用爪子在空中笨拙地模仿剑招轨迹,淡青色的通明灵气随其动作划出细碎弧线,虽全无章法,却让蒋青手中的剑势倏然间顿了一顿。

    他收剑而立,望着小兽认真的模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剑柄,心中忽生一念:“自己这些年收集的剑经,算来已有十余部,虽正邪混杂、残全不一,却并非全无用处。

    先前总觉得驳杂难融,可方才见猿儿以灵气模拟剑形,倒让他突然想通,这些剑经看似散乱、各有精妙,但其中真义,或可相通?!”

    蒋青登时熄了与通明剑元的嬉笑动作,只凝视着悬在洞府中的一众玉简、若有所思。

    大篇经义好似走马灯一般在蒋三爷脑海中转动不停,亦也令得他思绪渐渐清晰。

    “血魔道《血影剑谱》擅以灵力凝实剑形;正道《浩然剑典》能稳剑意不溃散;残卷《碎玉录》藏着‘以气养剑’的诀窍;再加上《青甫子剑经十论》的“剑气化海”.若能融成一法,或能因此令我剑道造诣更进一步。”

    念头清楚过后,蒋青当即坐回玉蒲团上,伸手一招,浮在空中、早已被摆弄得不成章法的千百根无序简牍即就又次第归于原处。

    蒋青修长的指尖先点过《血影剑谱》鲜红简牍,其上“以血为引,凝气成锋”的字句旁,蒋青早年批注的“躁性过盛,易伤经脉”仍清晰可见;

    再触《浩然剑典》,温润的灵气顺着指尖渗入,书页上“浩然正气,剑心不摇”的篆字似在微微发烫。

    这是当年费天勤赠予的正版剑经,比寻常抄本多了“剑意固本”的秘章。

    “单一剑经皆有缺憾,取长补短,本就是亘古不变的至理,过去却是想得太简单了些。”

    蒋青盘膝坐下,丹田内灵力晶珠轻轻颤动,似在呼应他的想法。他先按《青甫子剑经十论》之法引灵力入经脉,再尝试着将《血影剑谱》的“凝形之术”融入。

    起初,躁烈的灵力刚触碰到右臂经脉,便引得早年暗伤隐隐作痛。他这到底是新凑到一路的肉身,较之从前那天造地设的,自是要或多或少差上些许。

    平常时候或还无有所谓,每到关键之处若要兼顾圆满,却要考验蒋青自身定力,非下苦功定不能行。

    通明剑猿察觉到他气息紊乱,急忙跳上石案,用额头蹭他的手臂,琉璃般的眸子满是担忧。

    蒋青安抚地摸了摸小兽的头,目光落在《浩然剑典》上。他忽然想起书中“以正气裹邪气”的记载,当即调整灵力运转轨迹:

    以《浩然剑典》的温润灵力为“壳”,裹住《血影剑谱》的躁烈灵力,再以《碎玉录》的“气养之法”慢慢打磨。

    这一次,丹田内的灵力晶珠竟自发散出淡金色微光,顺着经脉游走,将那股躁烈之气渐渐抚平。

    通明剑猿似懂非懂,跳到蒋青肩头,毛茸茸的爪子搭在他持剑的手腕上。

    奇妙的是,小兽体内的通明灵气竟顺着接触点渗入,与蒋青的灵力缠在一起,化作一缕淡青色的气流,慢悠悠地涌向他手中的长剑。

    蒋青心中一动,念得通明剑猿的灵气本就纯净无杂,或许能做调和之用?

    他索性放开限制,任由小兽的灵气融入自己的灵力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