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替我谢过老人家…我怎么担得起这种好宝贝…” 宁婉摇头,答道: “老真人托我回你一句话…说…多谢昭景维护南杌于仇雠之间,不使郭家入局…” 李曦明微微一愣,皱眉道: “东海的事?” 宁婉似乎有些敏感,默默将话头按下来: “这我便不知道了,也不应该知晓。” 李曦明顿时闭口不言,心中忖道: ‘明白这老真人在安排后事,却不愿惹麻烦,一日日拖着,如今我也的确需要此物,过后是要跟他摊牌谈一谈的。’ 宁婉倒是没什么异色,先是隋观,后是宋帝,这女子似乎已经习惯在大势力的夹缝之中生存了,行了一礼,很快退出去,司马元礼则满是羡慕,叹道: “曦明真是好福气!” 李曦明不置可否,司马元礼赞罢,正色道: “我得大将军命令,三日之后,诸修将伐赵,诸修皆有命令,还请了过岭峰的真人出手!” “广蝉此人大慕法界出身,本就对南方虎视眈眈,大战一起,必不会驰援治玄,而会率人南下,你我按兵等他便是。” 李曦明若有所思地点头,司马元礼自己却有了心忧: ‘此次莫不是比我想的还要严重…连李曦明都要这样去求外援,更何况我呢?说不准有杀身之祸。’ 于是郑重其事地按下杯,看了看对方的脸色,道: “昭景…你我在湖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你有了此等符箓护身,不如就提前把【百甍玄石伞】交给我…一旦斗起来,我一定全力保湖上周全!” 司马元礼既然把话说的这样绝,李曦明便没有多少周旋的余地了,思量了好一阵,这才缓缓点头,叹道: “仰仗道友了!” 于是从袖中取出那灵器来,在司马元礼希冀的目光中将从属转给了他,青衣男子便点头将灵伞翻来覆去地研究。 李曦明则默默起身,凝望着北方: ‘杨锐仪给了我五年时间,这五年究竟是如何算得的?此战恐怕不同,今非昔比,哪怕他是杨家人,恐怕也受不得无功而返的结果。’ …… 白江溪。 短短数年,此地已经是遍地庙宇,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流光皎洁,底下跪坐了一片僧侣,主位上端坐着一和尚,脸蛋白净,眉心点金漆,端庄如像。 房梁上却坐了一少年,看上去眉宇出尘,双眸却神光灿灿,做远眺之状,眸中倒映着种种景象,纷繁复杂,如流水般飞逝。 不知看了多久,这才见坐在主位上的和尚开口,声音悠扬: “介杏,如何了?” 这少年微微敛目,收了神通,跳下来唱了个大诺,道: “堂兄,倒是没见什么人出入,只有个『少阳』修士,从太虚中过去了,应当不会参与到此次大事之中。”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上首被他称作堂兄的和尚神色一阵波动: “你还是和小时候一个模样,我入了释道,如今是广蝉,不是李介诣了,叫我堂兄不恰当。” 陶介杏那双神光灿灿的眼眨了眨,连忙歉道: “我随着师尊在岭里修行,没有来过几次红尘,堂兄勿怪…” 广蝉愣了愣,叹气不去管他,道: “果真厉害,你这身神通全在一目,难怪别人要叫目神通,你才修得,竟然已经有这样的能力,如若是陶老爷子亲自出手,不知有多厉害了。” “你见的应是郭南杌,他也应当离去的…除此之外还见了什么?” 陶介杏直言道: “远的仿佛有什么东西挡着,我看不清,可江岸边的人日子过得真不错,比北边的人舒服得多,师尊说【师出有名,吊民伐罪】,这仗不该打。” 这少年似乎真是在山里修道的,话说的很直白,神色也认真,广蝉听得神色一凝,低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