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宫,乾阳殿。 就在城中风波动荡,议论沸腾之际。 大隋皇朝的文武百官,却是身着朝服,一个个肃然严正,步入了大殿之中。 今日,天色艳阳,明光照亮,应是一个舒适明媚的好天气。 但乾阳殿内的气氛,却是颇为压抑。 “陛下,自古雄才大略之帝王,皆有一颗仁慈之心!” “臣斗胆,跪求陛下开恩,只诛首恶,不及他人!” “荒谬,安齐王高熲可是犯的谋逆之罪,联合了废太子,在城中大肆兴刀兵之祸,岂能轻易饶恕?!” “说得对,臣请陛下废其王爵,贬为庶人,再诛尽九族!” “其妻小家眷也不能再留,必须全部流放,男丁为劳,女眷充入教坊司!” “不可!” “而今我大隋正值动荡之际,天下瞩目,各地百姓不宁,实是不宜大举屠刀啊!” 一名名朝堂大臣出列,跪在了殿上,声声如泣,令人动容。 但他们的所言所行,却是互相攻讦,群情激昂! 杨广高居龙椅之上,一脸平静听着这些人的劝谏和争执,无动于衷。 一直到白发苍苍的老将,站了出来,郑重拜礼,恭声道:“老臣请陛下三思,安齐王已诛,杨勇已伏!” “此事不若到此就罢!” 杨广忍不住眉头微皱,心头浮现出一抹冷笑。 因为这老将正是贺若弼! 事实上,今日朝会本不应该有任何波折。 就连这一出闹剧……都不该有的。 毕竟,安齐王高熲联合废太子杨勇谋乱,昨夜大闹洛阳灯会,致使城中动荡不已。 这都是铁证如山! 但奈何这两人都不是常人,与之牵连甚广的人,皆是不愿见到两人身后之名尽毁的结局。 当然,也有人是想借这个机会做点文章。 杨勇也就罢了……身为废太子,谋反不成,身败名裂都是轻的。 但安齐王高熲就不同了,其为大隋九老之一,地位崇高,手上更是执掌四个卫,十几万的兵马。 如今,高熲自刎身死,成全了鱼俱罗的威名,也助了他一臂之力。 但其死后,那空出来的四个卫……却是惹人瞩目。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一幕。 一些明明与此事无关的官员,却是争前恐后的跳出来。 或是弹劾高熲,或是斥责杨勇。 还有聪明人早早得到消息,敏锐的将此事与李渊之案牵扯到了一起,扬言李渊早在入狱之前,就与高熲、杨勇有所勾连。 此番洛阳之乱,就是三人联合所为。 一时间,让杨广都有些侧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