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九龙城寨,远东实业工厂。 新安装的德国车床,发出的不再是刺耳的噪音,而是一种平稳而有力的,代表着工业脉搏的轰鸣。 扩建后的车间,比之前明亮了许多。 王虎按照陈山的吩咐,加强了厂区的安保。 门口的守卫,换成了他手下最机警的兄弟,所有进出的货车与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登记和检查。 就连送菜的阿婆,篮子里的白菜都要被翻开看一看。 这种变化,让厂里的工人们,感到了一丝莫名的紧张。 但没有人多问。 在城寨,能活下来的人都懂一个道理:不该问的,别问。 苏晚晴的诊所里。 她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最近,总有那么几个新的“病人”来看病。 他们不怎么说自己的病情,反而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关于陈山,关于工厂的事情。 “苏医生,听说你和远东实业的陈老板很熟啊?” “那个厂子,到底有多少人啊?” “他们赚那么多钱,有没有给你分一点啊?” 这些问题,让苏晚晴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厌恶。 她只是冷着脸,开出最普通的药方,然后用眼神,请他们离开。 这天下午。 李国栋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子。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那个等在工厂门口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得体的洋裙,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脸上带着温和而知性的笑容。 “李先生,您好,我是《远东时报》的记者,我叫伊芙琳。” 她主动伸出手,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我听说,您是‘远东实业’的技术灵魂,是您,带领团队,为香港的贫苦大众,带来了廉价的救命药。” “我对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李国栋有些不知所措。 他一辈子都在和烧杯、试管打交道,很少被一个如此漂亮的女人,用这样崇拜的眼神注视着。 他有些拘谨地和她握了握手。 “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伊芙琳总会“偶遇”李国栋。 她从不追问那些核心的技术机密。 她和他聊化学,聊德国的工业发展,聊那些深奥的分子式。 她甚至能说出几个李国栋在大学时,无比敬佩的德国化学家的名字。 她像一个真正的知己,一个能听懂他所有专业术语的红颜。 这天,在工厂附近的一家小茶餐厅里。 伊芙琳看着李国栋有些疲惫的脸,轻声问道。 “李先生,您一定很想家吧?” 李国栋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我的家人,都在上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