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尖端科技和高级人才,更是被对方卡住了脖子。 信中希望,香港的同胞们,能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为国家的建设,想想办法。 信里没有提任何具体的要求,甚至连“请求”的字眼都没有。 但陈山却从这平淡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种如山的重压和一种迫切的渴望。 他的计划,原本只是一个深埋于心的长远构想。他以为,至少要等上几年,等香港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才会真正启动。 可现在,这封信,就像是一道催征的军令,把所有计划都提前了。 陈山将信纸凑到台灯前,借着光,他看到信纸的右下角,有一个极其微小的水印——一艘扬帆的船。 这是他和“老板”约定的最高等级的密信标志。 这意味着,信中所提之事,万分紧急,不容有失。 陈山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子里飞速运转。 科技,人才。 这两个词,说起来容易,可要从西方阵营的眼皮子底下弄到手,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冷战已经拉开序幕的1954年。 他需要一个具体的突破口。 陈山重新拿起信纸,翻来覆去地看。 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信纸背面,一个用铅笔写下的,几乎快要被磨掉的模糊字迹上。 “Ferranti Mark 1”。 这是一个英文名字。 陈山皱起了眉头,他立刻走到书架前,从一堆英文报刊里翻找起来。 终于,他在半个月前的一份《泰晤士报》科技版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这个名字。 “费伦提马克一型”。 报道称,这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制成功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运算速度最快的商用电子计算机。 文章里还配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那台所谓的“计算机”,根本不是后世那种小小的盒子,而是一排排巨大的金属柜子,占据了整整一个房间,上面布满了指示灯和复杂的线路。 文章的最后提到,由于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在军事和战略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台机器已经被英国政府列为最高级别的战略物资,严禁出口给“不友好”的国家。 陈山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他瞬间明白了北方的意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