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山的书房里,一如既往地安静。 只有桌上的台灯,亮着一圈温暖的光。 华教授坐在陈山的对面,神情凝重,布满血丝的双眼里,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在他的面前,摊开着一张小小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简单的字: “CV409,军用级高增益五极真空管。” 旁边,还有一连串密密麻麻的、凡人看不懂的性能参数:跨导、阳极电压、栅极电流……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当时电子工业的最高水准。 “陈先生,情况就是这样。” 华教授的声音沙哑,他刚刚用最简洁的语言,向陈山汇报了他们遇到的这个无法逾越的难题。 “这枚小小的真空管,就是整台‘马克一型’计算机的心脏。没有它,我们带回去的那些图纸,就是一堆废纸。”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种‘CV409’真空管,是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名叫‘穆拉德’的公司,专门为军方和费伦提公司独家生产的。它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方,属于最高等级的商业和军事机密,受到了英国贸易部和军情部门最严格的出口管制。” “别说是卖给我们,就算是在西方盟国之间,也需要极其严格的审批。我们,不可能通过任何正规渠道得到它。” “那我们自己,能造出来吗?”陈山沉声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华教授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难。不,应该说,以我们国内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短期内几乎不可能。” 他拿起那张参数表,指着上面的几个数字。 “您看,它的灯丝材料,要求在超高温下依然能保持极高的电子发射效率,这需要特殊的稀土金属涂层技术。它的栅极,细到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且要保证绝对的平行,这对精密加工的要求,我们达不到。还有它的真空度,要求比我们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还要高出两个数量级……” 华教授每说出一个技术难点,都像是在陈山的心上,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陈山不是技术专家,但他听得懂华教授话里的意思。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攻关问题,这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代差问题。 就像让一个最好的铁匠,去打造一枚现代的CPU芯片一样,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事情。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陈山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脑子里,飞速地运转着。 整个计划,从一开始的构思,到创办大学,到伦敦的“双簧戏”,再到香港的“猫鼠游戏”,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 却没想到,在最后关头,被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玻璃管,给彻底卡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