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水湾影城,一号摄影棚。 这里不再是空荡荡的铁皮房子。 一条完整的街道,被硬生生塞了进来。木质的两层日式建筑,挂着“虹口道场”牌匾的武馆,居酒屋的灯笼,甚至连地上的青石板,都透着一股陌生的异域气息。 刘良站在一台巨大的摄影机摇臂上,拿着扩音喇叭,兴奋得满脸通红。 “道具组!那边的樱花树,再给我加两棵!我要风吹过,有花瓣落下来的感觉!” “灯光!三号灯往左挪半米!我要那束光,刚好打在‘东亚病夫’那块牌子上!” 一个穿着汗衫的剧务跑过来,气喘吁吁。 “刘导,木材公司的老板来了,问那批从北海道运来的桧木,尾款什么时候结?” 刘良头都没回。 “让他去找辉哥的财务!这点小事不要来烦我!”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镜头、画面、光影。 这是他拍电影二十年来,最痛快的一次。 以前在邵氏,道具师敢跟他提用北海道的桧木,他能一巴掌扇过去。现在,他只要提一句,第二天,装满木材的集装箱就停在了片场门口。 袁平带着一群龙虎武师,正在道场的榻榻米上热身。 这群人,个个都是好手。他们穿着崭新的练功服,精神头十足。 “平哥,听说公司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最高额的意外保险?”一个年轻的武师凑过来问。 袁平一脚踢在沙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山哥说了,兄弟们是来拼命的,不是来卖命的。断手断脚,公司养你们一辈子。” 武师们发出一阵欢呼。 这年头,做龙虎武师,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家公司会给你买保险?受伤了,能给个几百块汤药费,都算老板仁义了。 可在这里,他们拿的是全香港最高的薪水,享受着最好的福利。 干活,能不卖力吗? 整个片场,就像一台上足了油的巨大机器,高速运转着。 唯独有一个地方,气氛不太一样。 那是片场角落临时搭建的财务办公室。 梁文辉派来的财务团队,就在这里办公。 “不行,这张发票不能报。”一个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会计,将一张单据推了回去。 剧组的场务小李急了。 “为什么啊?陈会计,这就是我们买钉子和锤子的钱啊,一共才三百多块。” 陈会计推了推眼镜,指着单据。 “供应商不是我们公司名录里的。” “我的天啊!”小李哀嚎起来,“买盒钉子而已,要不要这么麻烦?以前在邵氏,我拿张白条都能报账!” “这里是龙世纪。”陈会计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山哥的规矩,一分钱,都必须有来路,有去处。” 小李拿着那张单据,垂头丧气地走了。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剧组的人花钱花得有多爽,报账就报得有多痛苦。 刘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辉哥,你派来的这帮人,是会计还是锦衣卫?”他找到正在巡视片场的梁文辉,没好气地抱怨,“我的人,现在半天拍戏,半天填表。再这么下去,电影没拍完,我的人先疯了。” 梁文辉笑了笑,递给他一瓶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