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山看着他,也仰头,一口喝干。 他放下杯子,发出“哈”的一声,长长吐出一口酒气。 那口气,带着一股压抑了太久的滚烫。 “文辉。”陈山开口,声音有点哑。 “在,山哥。” “你用算盘,算过最大的数是多少?” 梁文辉愣住了。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陈山会突然问这个。 “和记的账,上千万的流水,都是我用算盘核的。”梁文辉老实回答。 “千万。”陈山点了点头,“算一笔千万的账,要多久?” “快的话,一两个钟头。” “如果,让你算一笔,后面有几十个零的数呢?”陈山又问。 “几十个零?”梁文辉苦笑,“山哥,你开玩笑,那种数,算盘打不了,也用不上。” “用得上。” 陈山重新拿起那份报纸,手指又一次点在那朵蘑菇云上。 “这东西,就需要算那种数。” 他看着梁文辉,眼神里带着一种梁文辉从未见过的东西,一种近乎于虔诚的敬畏。 “我想过一个画面。” 陈山的声音很轻,像在说梦话。 “几间大屋子,里面挤满了人,几百个,上千个,都是戴眼镜的读书人。” “他们不分白天黑夜,面前就放着一把算盘。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拨算盘珠子。” “算盘珠子拨得都包了浆,手指头磨出了血泡,眼睛熬得通红。” “一个人算,另一个人在旁边看着,算错一个子,全部推倒重来。” “几十万张草稿纸,堆得像山一样高。” “就这么,拨了好几年......好几年。”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梁文辉呆呆地看着陈山,他感觉自己的酒劲,瞬间醒了一半。 他好像能看到那个画面了。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像下不完的雨,汇成了一条河。 一条用人力,用时间,用命熬出来的河。 “他们算的,就是今天报纸上这个。”陈山的声音把梁文辉拉了回来。 梁文辉看着那份报纸,再看看陈山,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发干。 “文辉,还记不记得,我们从英国佬手里,抢来的那个铁柜子?” 梁文辉的身体猛地一震,瞳孔收缩。 那个代号“马克一型”的计算机。 “山哥……你的意思是……”他的声音在发抖。 陈山点了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我只是,让他们少熬几个通宵,让我们中国的腰杆,能早一点挺直。” 他端起酒杯,没有喝,而是走到窗前,面朝北方。 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另一个时空里的那句话。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种花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