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跟老板汇报?” “老板请我们来,不是为了当一个传声筒。” 大卫·陈的声音很平。 “我们用自己的分析,打第一枪。” “通知下去。” “目标,英镑。” 交易室里,没有人再发出疑问。 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一次,没有疯狂的吼叫。 只有一台台加法机和电传打字机,发出的,冰冷而有节奏的咔哒声。 指令通过加密电报,从这里发出。 流向伦敦,纽约,东京。 一张看不见的网,在英镑周围,悄然收紧。 一周后。 伦敦外汇市场开盘。 没有任何预兆。 一笔五千万美元的英镑卖单,砸进了市场。 紧接着,是第二笔,第三笔。 像有人打开了水龙头。 卖单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的账户涌出。 英镑的汇率曲线,开始像瀑布一样向下倾泻。 恐慌情绪瞬间蔓延。 跟风抛售的指令,从各个银行,基金,甚至是个人的账户里发出。 英格兰银行试图干预。 他们抛出自己本就不多的美元和马克储备,想要托住汇率。 但他们的努力,就像往海里扔石头。 只激起一点点水花,就消失了。 李福兆看着行情纸带,手心在出汗。 “大卫,我们已经投入了三个亿的美金。” “英格兰银行还在硬撑。” 大卫·陈看着黑板上的模型。 “他们的储备,撑不过今天中午。” “继续加码。” 中午十二点。 伦敦市场传来消息。 英格兰银行宣布,放弃干预,允许英镑汇率自由浮动。 消息传出的瞬间,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再次暴跌百分之三。 办公室里,响起了压抑的欢呼声。 李福兆身边的加法机,打出了一长串数字。 他看着那个最终的盈利总额,声音在抖。 “三千二百万美金。” “我们只用了一周。” 大卫·陈走到窗边,看着苏黎世湖。 “收网。” “把利润换成马克和瑞士法郎,一分英镑都不要留。” “剩下的事情,交给律师和会计师。” 他转过身,拿起自己的外套。 “我去见老板。” 香港,和记大厦顶层。 陈山正在看一份新界工业园的建设规划图。 梁文辉站在一旁。 “山哥,德国库卡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试运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