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中心,名义上,是我和日本人的合作项目。” “但实际上,它的技术标准,它的产品流向,甚至它的人员构成,都可以由你来决定。” “一个富裕的,亲西方的亚洲,对美国更有利。” 陈山看着他。 “博士,越南的战争,你们打得很辛苦。” “军事上的失败,已经让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 “你们需要一个新的工具,来对抗这种渗透。” “军事,已经证明了行不通。” “那就用经济。” 陈山的声音,在空旷的餐厅里回荡。 “一个富裕的,亲西方的亚洲,才是美国最大的利益所在。” “一个需要你们的技术,需要你们的资本,需要你们的市场的亚洲,永远不会倒向莫斯科。” “这个亚洲,需要一个引擎。” 陈山的手,按在自己胸口。 “这个引擎,我来提供。” 基辛格看着陈山,看了很久。 餐厅里只有空调的声音。 “你是在要求美国,把亚洲的未来,交到一个香港人的手里。” 基辛格说。 “一个我们甚至不清楚来历的香港人。” “我不是在要求。” 陈山摇头。 “我是在提供一个,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一个管理亚洲的方案。” “你们需要一个亚洲的本地经理人。” 陈山说。 “我,就是最好的人选。” 基辛格看着陈山。 对方提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亚洲战略”。 一个以香港为支点,以日本和德国的技术为杠杆,以东南亚的市场为目标,最终服务于美国全球利益的庞大构想。 而构想的核心,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基辛格站了起来。 他走到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灯火辉煌的维多利亚港。 这里的每一盏灯,似乎都和窗前的这个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的方案,很大胆。” 基辛格背对着陈山。 “那么,你这位‘经理人’,想要什么条件?” 陈山知道,对方听进去了。 真正的谈判,现在才开始。 他站起来,走到基辛格身边,与他并排站立。 “我的价码,也很合理。” 陈山看着窗外。 “第一,SEC的调查,必须立即,永久性终止。” “并且,要用一个公开的方式,澄清亚洲发展基金的合法性。” 基辛格点头。 这个条件,在意料之中。 “第二。” 陈山继续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