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住了两天,张若汐家人已然有所习惯。 张泽林钓鱼成瘾似的,这两天都去钓鱼了。 杨清怡则对那几盆芦荟倾注了极大精力,偶尔也会跟张若汐去地里。 张若汐外婆方芸则喜欢听许城阳、徐子旭他们讨论医术,偶尔也会去看看地里那些药材。 退休前,她也是医生。 而她外公杨振华则喜欢去部队营地溜达,看李梁他们训练。 张若汐爷爷和奶奶,则喜欢泡一壶茶,坐在亭子里看书,偶尔也会跟余绥海下棋,又或者去村里转悠。 眨眼除夕前一天,许岳开车皮卡去了城里一趟。 提前拜年,送一些东西。 没其他东西,一家一袋米,加一些蔬菜鱼肉。 “吃个饭再回去呗?” 王浩霖要留许岳吃饭,这可不是礼貌性的一句话。 “以后吧!”许岳说道,“我这还有东西没送完。何况,若汐父母他们在村里。” 王浩霖点了点头,没有再留。 人家理由那么强大。 “春节招呼客么?”王浩霖问道。 “很多年没招呼客了。”许岳说道,“我家春节也就与我二姑他们家走走,我舅他们在外地好多年没回来了。” 许岳小时候,能从初二走到十五。 那时候外公外婆都还在,远房表亲也都还在走动。 如今不提也罢。 年味没小时候浓了。 别说许岳他们家亲戚不多,哪怕那些亲戚多的,春节期间也招呼客的,其实走动也不多了。 大年初六之后,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怎么走啊? 很多招呼客的都集中在前几天。 一家人分开走都不够。 还得上午在这家,下午在另外一家。 有些人午饭坐了好几桌,晚上就只剩家人。 那么多菜,怎么吃得完? 受累不讨好,久而久之,还不如不招呼客了。 “那样啊!”王浩霖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春节期间招呼客的的确越来越少了。” 城里比之农村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甚至还不如乡下走亲访友来得频繁。 城里的,对门不认识的都不是没有。 “你们要来,提前打个招呼就成。”许岳笑着说道,“不招呼客,但客来了,也不会往外赶不是?” “那成!” 王浩霖点了点头。 礼尚往来嘛。 许岳来拜年了,他们自然也得去拜年。 “春节期间,应该少以外出。”许岳开口说道,“不过,这事儿也说不好。” 蜀州很多值得去的地方。 张若汐父母难得来一次,顺带去看看也是极好的。 当然,春节期间不是什么好的旅游时期。 去了,或许不是看景,而是看人。 人挤人,哪儿还有旅游的好心情。 跟王浩霖随意聊了几句,随即又给沈瑜、铁卫、陆振宇,以及冯杰家送了。 “你这样,我怎么回礼啊?” 冯杰有些苦笑的说道。 别看是一些自家种的东西,但那价格太高了。 这一袋米都被炒到几十万了。 他若拿去卖,转手就是一套房子。 怎么回礼啊? 人家送你一套房子,你转身送人家一副对联? “自己种的。”许岳笑着说道,“你不能拿市面上的价格来衡量啊。下回去我家,抱两件酒不就成了。” “这可是你说的哈。”冯杰笑着说道,“别嫌我礼轻!” “怎么会?我是那样的人么。”许岳笑着说道,“走了,我未来老丈人还等我回去陪他钓鱼呢。” 回去了么? 没有! 许岳还给二姑家送了一份。 回去正好饭点。 下午,陪张泽林钓鱼。 第二天,大年三十。 比之往年,许岳家热闹了不少。 当然,比之前两天却也少了两人。 徐子旭被徐淼亲自来村接回燕京过年了。 余绥海则回青城山了。 估计是不好意思在许岳家过年。 人家一家子其乐融融,他一个道士在其中像什么? 难以融入,而且也不妥当。 人少了,但午饭却更丰盛了。 过年嘛,别是不说,鱼是不能少的。 鱼“余”,得有剩。 除夕,午饭要吃得久,晚饭要睡得晚。 怎么来的这习俗,许岳不知道,也没兴趣去探究。 不过,他选择尊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