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许岳如今还真跟村里人玩不起来了。 虽然村里人都还叫许岳“小岳”,但那只是因为大家都知晓,许岳喜欢别人那么叫。 改叫老板,他们自己也少了几分亲切。 可叫什么没改,但心态其实早就该了。 以前,每逢过年,许岳家里去的人最多。 如今大多都去李觉民家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去民宿那边茶馆。 去茶馆是以年轻人为多。 年轻人不在意那点茶钱,年纪大的却觉得划不来。 “我主要是没什么兴趣。”许岳说道,“何况,若汐爸妈他们来了,我也没那么多时间。” “许浩他们回来找过村委,也找过你二舅。”许诚民说道,“没找你吧?” 许浩是许江瑜家的,找村委和李觉民干嘛,根本就不用想。 在外面混得不好的人几乎都回来了,除了他们几个。 他们不是不想回来,而是回来没事儿做。 许岳租了他们家的地,但没给安排工作。 如今他们三家基本上都是上山-菌子卖给农贸公司。 收入还算不错,但那毕竟有季节性,比起村里其他人,收入还是有所不如的。 关键是不够稳定啊! 许岳可是给农场的人买了保险了。 “没找!”许岳摇头说道,“农场的事儿,我又没管。这事儿全村都知晓。何况,农场如今已经越发机械化,人员其实已经多了。” 许诚民点头。 村民的工作量如何,许诚民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哪怕是减员一些,农场也能运行起走。 不辞退人,那都是许岳看在乡里乡亲的份儿上了。 怎么可能还招人! “他们三家捡菌子卖,收入其实也不错,比起往年不知道高了多少。”许诚民点了点头,说道,“可惜.” 许诚民说着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许岳为何不待见许江瑜那三家? 关键是他们压根儿不懂得感恩。 之前毁约,暂且不说了,如今已经租了他们的地。 可租了他们的地,没给安排工作,平日里也少不了一些闲话。 收他们家的菌子还是那般。 他们捡菌子,偶尔遇到其他村里,嘴巴也没干净过。 说他们家有人在农场上班,还来抢他们的活计,似乎山里的菌子都得他们捡,其他人捡不得。 不仅许岳不待见他们,村里人都不带劲。 他们三家的年轻人这过年回来,想要回来上班不得,又是满嘴牢骚。 谁待见啊! 许岳租了许伟家的地,也给许伟安排工作。 可他们也不想想人家许伟是怎么做的,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怎么给你机会啊! 许诚民很清楚,若那三家的人像许伟那般,哪怕人多了,许岳也会招进来的。 “走了!”聊了几句,许岳开口说道,“我老丈人在那边钓鱼,我去看看。” 许诚民自然没留人。 他在家里没坐下去,这是去串门,看看有没有人跟他一样,能否凑一桌。 钓场这边还是很热闹的。 茶馆几乎坐满了。 不仅仅有桃源村的村民,隔壁窑湾村和清河村的人也来了不少。 除了茶馆里面人多,钓场的人也不少。 另外,还有不少跑花山上游玩的。 不说人山人海,但比之平时,似乎也少不了多少。 今儿还是大年三十。 许岳找到张泽林和张若海之时,前者正在放鱼,后者正在旁观。 薛妍拿着鱼竿,刚好上鱼了。 “如何?” 许岳笑着问了一句。 “有你养殖的蚯蚓,鱼口自然好。”张泽林说道,“不过,没上大鱼。听说锦城那边的水库有大鱼?” 清溪河里面肯定是有大鱼的。 不过,很少。 钓场开了这么久,上得最大的一条鱼也就是一条三十来斤的鲤鱼。 那钓鱼佬也没卖给农贸公司,而是直接放了回去。 “那边确实有大鱼。”许岳点了点头,说道,“我那几个朋友花了不少钱。” “可惜远了点。”张泽林摇头。 来回好几个小时的车程,没那必要。 “真想钓大鱼?”许岳说道,“明儿带你去青龙潭,那里面大物不少。” “青龙潭?”张泽林说道,“山里那个?哪儿不是禁钓么?” “禁钓是因为要开发旅游区,怕钓鱼的人把环境破坏了。”许岳说道,“如今旅游区修的差不多了,但还没开放,时间上正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