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赵振国也很清楚,如果他们厂真的能生产出口的面条,将会是他和整个厂的大机遇,国家重视程度会大大提升。 到时候,他们厂会升级,他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你说的那种面,真的在国外很受欢迎?”他忍不住问。 周益民微微摇头:“我只是听朋友说过,具体不清楚,你可以去查一下,应该不难查。 当时,我听朋友这么说,就寻思面条好像也没什么技术,外国人可以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后来,我查了一下古籍,发现那种速食面,我们国家百年前就出现过。当时,扬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厨子偶然发明。” 他也找到了说辞。 反正前面压水井也是他看古籍看到的,加以改进。 方便面也可以这么说。 毕竟类似的面条确实出现过,古籍有可能找到,不怕别人查。自己再加以改良,绝对会比小日子现有的方便面强。 1960年,方便面应该也还没注册专利吧? 如果没有,咱们不妨赶紧先一步注册。 赵振国听后,心里有些激动,脑子里转过八百个念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国外是不是真的出现那样的面条,是不是真的很受欢迎。 如果这没有假。 那么,真的可以尝试生产。一旦可以赚外汇,那么,他所在面条厂的地位将直线飙升,他自己的地位也一样。 同时,赵振国心里佩服。 他听自己的娘说过周益民,发明了压水井受到表彰,近三四天又发明了太阳灶,估计还会有嘉奖。 果然名不虚传呀! 现在,连速食的面条也想出来了。虽然周益民说自己从古书上看到相关的记载,但也说明人家涉猎的知识多,爱学习,爱创造。 “益民,你坐一会,我去找人帮我查查。” 说完,赵振国匆匆摔门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