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东的话,倒是个实诚话。 如果拉进来的投资出现问题,杨东也会犯错误。 如果不保准,他又怎么敢给两家电镀企业牵线新投资人? “杨组长,您说清楚一些吧,省的我们提心吊胆了。” 余志波苦笑开口,望着杨东。 杨东开口说道:“投资方是家选外卖,你们应该听过吧?” 他问余志波和周恩泽。 两个人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知道,最近半年很火啊,尤其是在咱们吉江省的各大城市,发展的非常快,据说明年就要发展到县里,听说这个家选外卖一出,很多上班族都可以不必做饭了,直接点外卖就可以。” 余志波很显然,不仅仅就是个小镇子的电镀厂的厂长,他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知道外面商业的变化。 “但是杨组长,人家是做别的行业的,他们投资我们电镀企业,这似乎不搭嘎啊?” 不搭嘎,东北话,意思是不搭边的意思。 “电镀生产出来的零件可以做很多工业品,而外卖说白了也得靠工业品,比如外卖员的外卖电动车,企业的办公用具,以及加盟店铺的生产工具等等,都能用到电镀零件。” “未来家选外卖一旦做大做强,所需要的工业品就会更多,至少外卖车,外卖架子,就是个天文数字,每个省市地区,甚至县,乡镇都要有。” “这样的话,你还觉得你们的电镀企业会跟家选外卖,没关系吗?” “现在你们两家电镀企业完全可以供应家选公司的所需,但是未来就算是几十个,上百个你们这种规格的电镀企业,都未必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是双向的合作,也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又能解决环境污染源,又能让你们厂子升级技术,更换设备,借此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又能帮助家选外卖公司,生产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这不就是互利共赢吗?” 这个想法,这个方案,就是互利共赢。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人家那么大公司,真的能和我们合作吗?” 余志波此刻已经被说的动心了,但还是有些犹豫,主要是人家从事的是高大上的行业,自己这个电镀企业就是高污染企业,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什么不能合作的?家选外卖公司也是刚起步,规模还没出吉江省,怎么就大公司了?” “你们需要解决困境,他们需要进一步扩大营销规模,这不就是一拍即合的好方案吗?” 杨东笑着开口,解答余志波的困惑和犹豫的点。 余志波连忙摆手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人家为什么一定跟我们合作,难道不能和更大的电镀企业合作吗?毕竟他们选择性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