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约莫坐了一个时辰的马车,便已到了寺庙所在的山脚下。 此处绿树掩映,抬眼望去,有灰砖金瓦在山林中显露峥嵘。 环境幽朴,形同世外。 姚广孝此前曾在天界寺为僧,此际旧地重游,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今日皇帝陛下前来礼佛,闲杂人等早已驱散。 姚广孝到了寺庙门口,报上名号,递交了身份文书,立时便有知客僧将其引入寺内。 不一会儿,天界寺主持,僧录司左善世宗泐前来迎接。 姚广孝与宗泐也算是旧相识。 当初正是宗泐的保举,他才得入天界寺,谋得一僧职。 后来,又是宗泐的推荐,姚广孝又因此而结识燕王朱棣。 “阿弥陀佛!” 故人相见,宗泐眸内亦有惊喜之色。 “听闻道衍师兄在北平甚得燕王器重,如今又在吴王身边听用,果然有辅佐王道之才。” 十多年前,姚广孝初入天界寺的时候,宗泐便是天界寺的主持。 那时候的姚广孝,对宗泐行老师礼,以弟子自居。 宗泐亦坦然受之。 如今,他再见到姚广孝,却称其为师兄。 宗泐禅师不仅佛法精深,于人情世故上亦有十分功夫。 作为大明第一寺的主持,往来皆权贵,对其中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年姚广孝并未曾正式拜他为师,更不是由他授法号。 只是因初入寺庙,寄人篱下,才自贬身份,执弟子礼。 如今时移世迁,姚广孝的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宗泐自然不能再按那时的称呼相待。 这一声师兄,喊得姚广孝十分受用。 “宗泐师兄此言,令道衍惭愧不已。” 姚广孝也以“师兄”二字回敬。 这是同辈僧人之间的敬称。 “出家人本该四大皆空,道衍困于世俗,让宗泐师兄见笑了。” 宗泐微笑摇头:“不然,佛法和世法,并不相违背,有余力并行之,乃是善事。” 姚广孝佛眸一亮,合十道:“师兄高见,道衍受教了。” 两人寒暄了一阵,宗泐才带着他,前往后殿。 一路上便见许多带刀侍卫,正四处巡逻。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警卫严密。 但见到是宗泐带路,并无人阻拦问讯。 到了后院入门处,宗泐停住了脚步。 “陛下已经在里面等着了,师兄请吧。” 姚广孝还礼,随即走入了后院。 院内古树参天,淡雅而宁静。 此处便再无半个人影,只有寒风轻吹,发出低低耳语。 姚广孝顺着林荫道,走入了巍峨的大殿。 殿内佛像高大恢宏,慈悲俯视众生。 佛前香案,烛火摇曳。 一名年岁约摸六十几许的布衣老汉跏趺而坐,正默默诵念佛经。 “贫僧道衍,参见陛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