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按理来说,我是不应该告诉四叔的。” “不过,看在煦弟这次立了大功,再加上四叔也不是外人,我可以透露一二。” “皇爷爷说了,往后世袭亲王的爵位,只封给有功之人。” “除非为朝廷立下大功,亲王爵位也不能世袭罔替,只能降等继承。” “煦弟为朝廷办事,他的功劳我都记着呢。” “还有堂哥!” 朱允熥压低声音道:“如果他们两个能立下大功,那将来两人都封亲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否则,他们谁都不会有亲王的爵位,至多封郡王,或镇国将军。” “后世还会依次递减,直至降为平民。” 朱棣神色大变,追问道:“此言当真?” 朱允熥微笑道:“这种事情,能开玩笑吗?” “总而言之,我是为四叔着想,才让他们两个在朝堂里面办事。” “立了大功,将来封爵也有正当理由。” “四叔若是不信我,不想让子孙后代有亲王爵位继承,那我就撤了他们的职。” “不让他们在朝堂上办事了,让他们回王府去念书。” “四叔意下如何?” 朱棣爽朗一笑:“太孙殿下说笑了。” “我巴不得他们能出来帮太孙殿下办事呢。” “又怎么会不信呢?” “日后还得仰仗太孙殿下多多提携。” 他顷刻间换了一副嘴脸,道:“煦儿这孩子像我!” “年龄虽小,胆子却不小,敢作敢为,是一个成大事的料!” “他主管税务司,为朝廷变革商税之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愧是咱的好儿子!” “哈哈哈!” 朱棣得意地大笑,满脸自豪。 全然忘了自己刚才还在怒骂朱高煦,追着他打。 为了亲王爵位能传给后代,为了能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得罪几个亲戚,又算得了什么呢? 朱允熥也跟着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将朱棣手中的棍子拿下。 朱棣脸上仍不见半分尴尬之色,似是全然无觉。 “此次让四叔从大明军事学院出来,还有一桩事。” 朱允熥对于朱棣的厚脸皮,暗暗佩服。 之前故意将朱棣困在军事学院里面,就是怕他来破坏朱高煦的事。 直到这件事尘埃落定,才让朱棣出来。 “我想请四叔担任宗人府宗人令。” 宗人令是宗人府的负责长官,掌皇族属籍。 寻常的宗室陈述请求,均由宗人令向朝廷汇报,并负责引荐宗族里面的贤才、记录皇室宗亲的过失等等。 虽然朱允熥打算将宗室亲王都放到海外去,却也不能完全不管。 对皇室宗亲严加管教,仍是必须的。 放任那些人不管,他们能做出比土匪强盗还恶劣得多的事出来。 寻常的官员,根本管不住那些皇室宗亲,也不敢管。 必须有一位亲王坐镇。 而且,还不能是一般的亲王。 要能镇得住其他的亲王! “宗人令?”朱棣明显吃了一惊。 “眼下的宗人令,不是二哥吗?” 朱允熥深深望了他一眼:“秦王和晋王擅自离京,已经犯了大罪。” “秦王不能再担任宗人令,晋王也一样。” “除了他们二人,四叔你便是诸王之长,这宗人令的位子,自然非四叔莫属。” “怎么,四叔你不愿意担任吗?” 朱棣神情稍稍呆滞。 此时的宗人府,权力还非常大。 他原是右宗正。 按理来说,宗人令无论如何轮不到他来担任。 可朱棣拜到了朱允熥门下,而秦王和晋王则还在和朱允熥做对。 朱允熥当然要用自己人。 扶持朱棣执掌宗人府,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谢太孙殿下!”朱棣没有推辞:“管好宗室,本就是我等的份内之事。太孙殿下既然看重我,我自然义不容辞。” 当上了宗人令,日后与晋王争锋,就能压他一头了。 也幸亏自己有先见之明,早早拜朱允熥为师。 如若不然,这宗人令的位子,哪里轮得到他呢。 朱允熥轻轻点头,道:“希望日后皇室宗亲,都能似四叔和堂哥堂弟这般,为朝廷尽忠效力。” “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似秦王那般倒行逆施,暴虐不仁,我只恐他会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几句话可就大有深意了。 朱棣心头大震,满脸惊疑地望向朱允熥。 “我二哥他怎么了?” “唉!”朱允熥轻轻叹了口气,却忽然笑道:“莫要再提他了。” “今日我作东,请四叔吃饭,为煦弟庆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