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可是,胥吏豪绅会公平公正的征税吗? 不会! 他们会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税赋,都转嫁到普通老百姓头上。 官府对此素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只要你将该交的税都征上来了,并且没有惹出什么大的祸端,那便不闻不问。 若是将商税交给地方官府去收,亦是一样的道理。 胥吏们确实有办法完成收税的任务。 但他们绝不会公平的收税。 这其中产生的腐败自不消多说。 至于矛盾冲突,那也不见得会少。 只不过,胥吏会与有势力的豪绅勾结,将矛盾都压下去,使得表面看起来很和谐,很稳定。 但对社会而言,则是一种逆淘汰。 税赋会通过各种方法转移,那些遵纪守法的老实人,最终承担了所有! 若朱允熥只是一名领朝廷俸禄的官员,他会觉得这样也好。 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 其他的事情,不必深究。 但他不是。 他是大明的太孙,未来的天子。 采用杨士奇的方法,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只是将更多的税,压到了本不该交税的人身上。 或许那些人真的很老实,他们也斗不过豪绅和胥吏。 他们会忍耐,一直忍耐。 因此天下太平。 但老实人的忍耐,也是有一个极限的。 总有一天,他们会忍耐不了。 然后爆发出山崩海啸一般的力量。 那时候,就是改朝换代了! 大明新立,国祚应该不致于这么短。 可若真将三千万两白银一年的商税,加征到老实善良百姓的身上,就真难说了。 朱允熥并没有立即否决,而是将目光望向姚广孝,道:“老和尚,依你之见呢?” “贫僧以为不可!从前商税一年不过收取百万两,无关轻重,自是无妨。” “如今商税一年达三千万两之巨,再将征商税之权再下放,便是放任胥吏欺压百姓,放任豪绅为祸地方。” 姚广孝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此例一开,遗祸无穷!” “可从前商税一直是由地方官府衙门征收的。”杨士奇道:“如今不过是沿袭旧制而已。” “况且该清理的税务账目,都清理好了。该怎么征税,税务司也打好了样子。” “税务司在各省设置分司,巡查督察即可,发现地方官府衙门胥吏有不法之事,即严惩不贷。” “如此既能恢复税务司的权威,也能减少大量的矛盾。” “有何不可?” “再则。” 杨士奇叹道:“如今税务司的处境已极度艰难,若非如此,实无良策可施。” 姚广孝摇了摇头,笑道:“若太孙殿下未归,自是无计可施。” “但如今太孙殿下携大胜之势回朝,便有了解决之法。” 杨士奇追问:“何法?” 姚广孝目光望向了朱允熥,缓缓吐出两个字:“军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