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风轻轻吹过。 因为有树荫遮掩的缘故,池塘的水面并没有骄阳晒热。 吹过来的风,便多了一缕凉意。 令人舒适无比。 朱允熥目光扫了眼前两人一眼,脑海内无数念头翻滚。 这些人的背后,是否有人在暗中组织串连? 但很快,朱允熥便摇了摇头。 若果真如此的话,姚广孝的探听司,不可能没有打探到一点情报。 甚至地方官员,也该有人上奏朝廷了。 虽然绝大部分地方官员都对税务司不满,但凡事总有例外。 仍然有极少数的地方官,是支持税务司的。 然而,尽管无人组织,但豪绅商贾能想到用这招,并不奇怪。 原来旧版大明宝钞贬值的例子,他们都是见过的。 也很容易将其联想起来。 大明与后世社会不一样。 后世社会是一个生产过剩的社会。 只要有需求,根本不用担心生产的问题。 但眼下的大明,距离那样的时代还很远。 生产供应不足,商业逻辑和金融逻辑便不一样。 如果那些人是有组织有串连的,反而很容易对付。 只要高举屠刀,将组织和串连者全部抓了杀了,事情就解决了。 手握国家机器,还怕收拾不了几个奸商吗? 然而,如果是无组织的,情况便不一样。 因为这里面,会有大量的跟风者,甚至不少普通老百姓也会因为担忧短缺而加入其中。 此时如果动用暴力,只能造成人心浮动,引发更大的恐慌,反而变得不可收拾。 后世社会都能因某些事件而掀起“抢盐”的热潮,此时的大明,老百姓更容易被煽动。 可后世社会有充足的物资供应,来应对“抢盐”。 眼下的大明却没有。 因为银行的设立,流通的钱太多,即使只是一少部分人抢购囤积物资,都能让整个大明陷入物资短缺的金融风暴之中。 原来帮助大明发展而建立的金融体系,就会成为砍向大明自身的刀。 思绪飞转间,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方案,却向杨士奇和夏原吉问道:“你们两人有何应对之策。” 杨士奇微笑着望向夏原吉。 夏原吉拱手道:“卑职以为,此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朝廷立即抓紧储备物资,二是调查究竟是哪些商人在囤积居奇,三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矿石挖掘,以保证供应。” 他顿了顿,接着开始陈述具体的方案。 “军队改制和裁撤后,要将各卫所原来储备的粮草,布匹接收过来,建立仓库,进行储藏,而不能任其自由售卖。” “否则,若那些物资都被大户买去,事情便麻烦了。” 朱允熥眉头动了动。 这一点,他有些疏忽了。 之前设想的诸多方案,都是货币化的,以给钱为主。 而对于原来的物资,则任其推向市场。 主要是他脑海中多少残留着后世的思想,能用货币解决,是最方便快捷的。 但是却忘了,大明还是物资紧缺的时代。 说白了,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现在能稳定,纯粹是国库在发挥调节作用。 那些大户,豪绅,商贾,并不会自发的去稳定市场。 相反,就算没有税务司的事,他们为了牟利,也会囤积居奇,人为制造短缺,拉高物价。 因此,重要物资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让豪绅,商贾,大户随意囤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