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咚!” “咚!” “咚!” 申城。 夕阳快要落下时,钟楼上的大钟敲响。 在外面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开始收工回家。 街道上到处都是拥挤的人潮。 老朱站在一幢大楼的楼顶下,享受着夕阳沐浴,俯瞰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顺着视线,遥望远方,可以看到远处正在建设中的房子。 申城仍在不断扩大。 相比刚来的时候,人口增加近一倍。 这才过去几个月啊。 老朱也不由得恍惚出神。 越是计算这座城市的经济状况,计算每日的货物运输量,人流量,钱财流通量,就越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议。 当初老朱第一次来到申城的时候,虽然被城市建筑所震撼,但却认为,投入如此之大,必定会亏损严重。 这令老朱有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痛的感觉。 大明朝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多少钱,虽说‘逆孙’收商税什么的,大幅度增加了朝廷的赋税收入。 办银行更是让手中有数不清的钱。 但也不是这样的花啊! 为了在黄埔江边上,建一座莫名其妙的城市,投入这么大,值得吗? 直到后来开始深入研究,才明白建设这座城市带来的回报,远远高于投入。 之前在老朱看来奢侈无比的路灯,后来经过计算后,发现其实际花费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申城的治安也谈不上很好,因为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太多,偷盗抢劫等皆时有发生。” “不过,要说敢威胁城市安全的大股盗贼,那确实没有。” “便是附近地区江洋大盗,山贼响马,也皆被清扫一空。” 蒋瓛向老朱汇报调查的结果:“不仅仅是本地官府衙门会剿匪,商人若遇到拦路抢劫的,税务司还会帮他们处理,清剿匪寇。” 老朱轻轻点了点头,道:“那个‘逆孙’下令全国各地皆永不再修城墙。” “还说,城内城外,俱为一体。” “官府要保境安民,便不能区分彼此。” “以前修筑城墙,晚上城门一关,城内之人固然是安全无虞,却置城外百姓于危险之中。” “往后朝廷再不修筑城墙,无论白天黑夜,城内城外,皆要让盗贼匪寇所处匿迹,无所循形。” “他是这么说的吗?” 蒋瓛微微一愣,低头弯腰拱手道:“《大明日报》上是这么刊登的。” “好啊,好气魄啊。”老朱赞叹了一声,道:“申城的缉盗署,不管是什么时候,哪怕是三更五更,都有人值班,只要有人上报,即刻便能出动捕快,捉拿盗贼,对吧?” 蒋瓛应声道:“是!” 在以前,所有的官府衙门,都是严格按上班时间办公的。 老朱此前就制定了规矩,衙门每日点卯,辰时开始正式当值,酉时签退。 也就是大约早上七点左右开始上班,下午五点下班。 在这期间,还会吃一顿早餐和中餐。 大部分地方官府衙门的差役,都是点卯结束,正式上班之后,便开始先吃东西。 早餐通常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因为有许多工作要做。 但中餐的时间就比较长了,按规定是一个时辰,即从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实际执行中,往往会休息得更长。 有许多地方衙门,甚至从上午九点开始休息,到下午三点再上班。 正因为中午要休息,故而民间有“早衙”和“晚衙”的说法。 早衙指的是辰时,即后世的七点到九点。 晚衙指的是申时,即后世的下午三点到五点。 只有这两个时辰,衙门才一定有人接待。 老百姓要去衙门办事,报案,告状,都要赶在衙门办公的时间去。 其他时间,概不受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