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高炽则独自乘坐一辆马车,他望着手中的玉佩,思绪万千。 他想起父王朱棣曾对他说过的话:“皇孙殿下看似温和,实则胸有丘壑,做事往往出人意料。 你在他面前,只需说实话、办实事,切勿揣摩圣意。” 想到这里,他暗自打定主意。 待会在东宫,他会客观陈述事情的经过,不偏袒任何一方,让皇孙殿下自行判断。 半个时辰后,众人陆续抵达皇宫。 皇宫的侍卫将他们领到偏殿等候,随后便有太监来传旨,让他们依次进入正殿面见朱雄英。 第一个进去的是方孝孺。 他走进正殿,只见朱雄英正坐在御座上,身穿明黄色常服,神色平静。 方孝孺连忙跪倒在地,行了三叩九拜之礼:“老臣方孝孺,叩见皇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抬手道:“方大人免礼,平身吧。赐座。” 方孝孺起身谢恩,坐下后便开门见山:“殿下,老臣今日前来,是为皇家学院学员林鸣之事。 此子在学院中公然诋毁圣人、质疑儒道。 甚至煽动学员反对儒家,若不严惩,恐日后天下学子皆以悖逆为荣,我大明的教化大业将毁于一旦! 老臣恳请殿下下旨,将林鸣废除学籍、流放三千里,以儆效尤!” 朱雄英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问道:“方大人,你说林鸣诋毁圣人,可有具体例证?” 方孝孺立刻答道:“当然有!此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说后世儒者曲解圣意,说宋朝尊儒却积弱是因为儒道无用。 这些难道不是诋毁圣人、质疑儒道吗? 圣人之道传承千年,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岂容此等竖子妄议?” 朱雄英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方孝孺:“方大人,本王问你,圣人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方孝孺一愣,随即答道:“自然是‘仁义礼智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雄英缓缓点头,继续问道:“既然圣人之道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那为何宋朝尊儒,却落得个‘靖康之耻’、偏安一隅的下场? 而汉朝尊儒,却能北击匈奴、开拓疆土? 难道是圣人之道变了?” 方孝孺连忙道:“殿下,宋朝积弱,并非儒道之过,而是君主昏庸、权臣误国所致! 汉武帝能成就霸业,是因为他重用贤臣、整顿吏治,与儒道本身无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