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宫深院,蒋瓛正跪在地上,低声禀报着论道大会的进展。 朱元璋手里的铜钱转得更快,听到王二柱的证言时。 他忽然停住,问徐达:“咱记得大明初定,山东也闹过旱灾,那时若有这水车,是不是能少死些人?” 徐达点头:“陛下说得是。那年咱去山东赈灾,见百姓挖野菜、啃树皮,有的地方连树皮都被剥光了。 若那时有皇孙殿下这心思,让格物苑改良些农具水车,灾情也不会那么重。” 汤和叹了口气:“咱打了一辈子仗,最清楚兵器的重要性。 当年打陈友谅时,火铳打不了三十步就炸膛,要是有格物苑改的这连弩,咱的弟兄也不用拼着命去冲阵。 儒家说‘以德服人’,可面对女真的弯刀,德行能挡得住吗? 皇孙殿下是真懂打仗、懂百姓啊。” 朱元璋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国子监的方向。 秋阳正好,远处传来隐约的喧哗声,像是百姓的喝彩。 不由感叹道:“咱登基那会儿,儒家帮着定礼制、编户籍,是有功劳。 可这些年,他们越来越不像话,把程朱理学当成金科玉律,半点不许改动,还勾结宗族谋私利,忘了治学治国的根本。” 他转头看向徐达和汤和,眼里带着几分欣慰:“大孙比咱当年有眼光。 打小就跟着咱看农桑,去军工坊学造器,知道实务的要紧。 林鸣那小子也不错,领着格物苑把大孙的想法都落到了实处,比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强多了。” 蒋瓛又道:“殿下还安排了士兵代表,待会要演示连弩的射程,据说比旧弩远三十步,装箭速度也快两倍,那图纸是殿下亲绘的,由格物苑督造完成。” “好!” 朱元璋拍了下窗台,下令道:“让他们好好演,让那些腐儒看看,什么才是能保家卫国的真学问!咱的大孙,没白疼!” 国子监。 论道进入第二回合。 儒家的孙博远忽然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本《四书章句集注》。 封面印着“宋版善本”的字样:“林鸣,你仗着皇孙之势胡言乱语! 程朱先贤乃儒家正统! 这本宋版善本里明明白白写着‘格物致知,在于穷理’,并非你说的‘实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