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怎么。 这家伙也这么快? 加特林和迪克斯都有些傻眼。 他们都对于自己的启动能力很有自信。 即便不是最好的状态,那也不至于…… 会被压成这样吧。 这…… 就觉得压了? 那还没完呢。 起跑阶段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水平速度,并保持稳定的加速。 根据运动学原理,速度是一个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必要的上下起伏会使速度的方向发生波动,干扰运动员对水平速度的控制。 在步频型起跑中,高步频需要稳定的节奏来维持。 身体的上下起伏会破坏这种节奏,导致步频不稳定。 就好像当身体向上起伏时,腿部的着地时间和发力方向会发生变化。 会使得步频难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 稳定的步频对于发挥步频型起跑的优势至关重要,只有保持稳定的步频,才能持续地为身体提供向前的动力。 苏神之前就是这里,给谢正业上了一课。 谢正业的起伏太大。 这对于步频流的曲臂起跑。 十分不友好。 导致谢正业的赛后录像分析切片,就可以看出来,谢正业曲臂起跑的时候,水平速度的控制。 不太好。 虽然,刚开始掌握有点问题很正常。 甚至有不少问题都正常。 但是。 还是那句。 谁叫你叫谢正业呢。 你叫了这个名字。 苏神这一世。 就必然不得让你清闲。 砰砰砰砰砰。 腿部的着地时间和发力方向尽量不要发生变化。 谢正业控制了这里后,不说问题都解决了,起码比不注意的时候要好得多。 仅仅解决了这一个地方,他就感觉自己的步频…… 更加的稳定。 果然到了后面就像是苏神说的这样。 某些时候不是针对性解决你这个问题。 反而要从其他的问题上入手。 用其他的问题来带动解决你这个问题。 是不是觉得。 很绕口。 但到了后面就是这样。 绕口你也得这么做。 也得明白什么意思。 而把这里稳住之后,就可以—— 提升加速效率。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就表明—— 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那么。 在起跑时,是不是就可以推出来…… 减少上下起伏就可以使运动员将更多的力量集中在水平方向上。 从而增大水平方向的合外力? 就像之前的谢正业,当的力量主要用于克服上下起伏时,水平方向的力量就会相对减少,导致加速度减小。 那么改过来之后。 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上下起伏,就可以将更多的力量用于推动身体向前。 增大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更快地提升速度。 这在短跑项目中尤为重要,起跑时的快速加速能够为后续的途中跑和冲刺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正业整个人感觉自己,就像是突然找到了什么开关,整个人不仅仅稳定性,向前性,水平方向的水平力都得到了改善…… 甚至整个人在弯道的加速上。 都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感觉。 就像是。 整个弯道变得更加的平滑。 仿佛自己的身体里注入了润滑油。 以前那种在弯道上有一些卡卡拉拉的感觉。 这一次都变轻了很多。他可以把更多的力量。 用在向前推进上。 这就是苏总的本事吗? 我靠。 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自己还有自己的团队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个方法就带动了几个方式的改变。 这个脑子。 说是点石成金都没问题。 难怪人家钱都数不完了。 有这样的脑子。 做什么不赚? 谢正业整个人通过减少上下起伏,就变相进行了这么多技术环节的改动。 你说说看。 这不变强谁变强? 这不变快谁变快? 谢正业整个人展现出开的能力,再加上他已经打开了10秒的百米身体记忆。 都在让他这一枪变得更加的凶悍。 加特林这种分配型跑法。 完全不是他一合之地。 就算是100米更快又怎么样? 这是200米。 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加特林那种泡法。 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阿什米德看着,也是脑子麻麻的。 他就在谢正业的前面。 对于这种感觉最为清楚。 拜托,这可是有前伸数的。 这又不是100米。 你怎么。 你怎么就这样追上来了呢? 你要知道在弯道上这么吃。 那就意味着,如果换算成直道项目。 他就已经领先了。 100米阿什米德可是Pb9.93目前。 200米更是19.85。 不管哪个,都不比谢正业差。 尤其是100米,这还是他的强项才对。 同时跑百米,谢正业大概率赢不了他。 可现在呢。 他在弯道上。 却被这个东方人撵着跑。 抓着屁股追。 这样的感觉。 阿什米德真是憋屈。 200米预赛被周兵截胡,到了200米决赛,居然还要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追击。 关键。 这人也还是一个东方人。 该死! 东方人怎么跑步一个一个都这么厉害了? 我还是喜欢你们以前那种轻松被我们碾压的样子呀。 废话。 任何人种都喜欢。 我们自己。 当然也喜欢。 所以。 还是让我们来欣赏欣赏你们被你压的表情吧。 谢正业开足马力,整个人跑得顺畅无比,就连周兵都在瞟到这一道,有些咋舌。 这些人。 都是怪物吧。 自己好不容易才打开20秒。 结果他倒好。 都已经到了这个水平上。 还说进步就进步? 还说成长就成长? 自己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都是依靠十年磨一剑的曲臂起跑,以及高原场地加上不错的风。 这么多条件结合在一起才突破。 虽然突破那面墙,第一次才是最困难。 可,那也不代表后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还是很难。 越提升就越难。 短跑200米也不是只有20秒这一个大关的。 可谢正业。 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才多久好像又进行了开窍。 整个技术的感觉绝对比前段时间。 要更加进步。 天天在一起训练。 甚至很多时候都会把注意力放在谢正业身上。 默默观察。 周兵好歹以前也是200米的亚洲第一。 这么多年眼力早就练了出来。 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 谢正业。 绝对进步了不少。 他的这个启动环节的感觉。 发生了变化。 具体是什么变化他还不清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