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调控使送髋过程中骨盆前倾角度维持在15°-18°。 既保证重心前移。 又防止腰椎过度代偿。 那这样。 能不快吗? 这…… 马蒂纳都要瞪大眼。 怎么可能啊? 自己100米比他强不少。 怎么200米的前半段? 就这么光秃秃的输了呢? 我。 我不服啊! 其实也没什么不服。 就是他比你更科学。 所以你输了。 马蒂纳还停留在100米硬实力,直接换算200米的程度。 这种想法基本上是之前百米和200米的粗暴换算。 在没有博尔特这个时代开始之前,你也不能说有太大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你跑个20秒开外都可以拿到大赛奖牌。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做一下简单的换算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现在再怎么算就不行了。 现在牵涉到一个问题。 你丫会不会跑弯道。 不会的话。 就算是你100米实力更强。 你是更好的百米选手。 因为你不会跑弯道。 你的弯道技术不如别人。 那你也会比百米比你差,甚至还要差不少的人。 强力压制。 憋屈的很。 而这种憋屈,如果你思维转换不过来,只会自己气死自己。 那。 前面都压制了马蒂纳。 后面就更别说了。 马蒂纳如果前面制造不了足够的优势。 现在本来就很难压住谢正业。 进了大直道,更是体会到了天赋属性不同带来的碾压感。 他…… 越跑越慢。 人家…… 越跑越快。 起码是看起来感官上越跑越快。 从这里开始,他就不可能再追着上去。 对于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很快就会丧失自信。 很快。 谢正业就已经感觉到后面的追击感越来越慢。 扭头一看。 好家伙。 马蒂纳已经是放弃了。 只是在后面慢悠悠的吊着。 反正拿不到第一。 拿个第二就行。 谢正业也是无语。 能不能给我点刺激? 你这种态度的话,我怎么拿成绩? 好在,他对于谢正业是没什么刺激。 可是对于周兵。 却还是有点。 周兵也足够的狗。 一直猫到最后20米才开始突然发力。 然后一把。 给没有反应过来的马蒂纳。 给甩到了第3位。 最终。 谢正业19.90,轻轻松松就拿下冠军。 一点印象中的激烈对抗都没有。 亏得媒体最开始还把两个人拍在一个档次。 其次就是。 排在第二的周兵。 这一场,再次打开了20秒。 成绩是19秒99。 风速也是1.4米每秒。 再加上小高原的场地。 周兵再开20。 反而是实力赛前宣传和谢正业应该是不相上下的马蒂纳…… 最后还被周兵阴了一把。 他的成绩只有20秒03。 只拿到第3名。 奖金数再次缩水一大半。 第四是杰森.杨,成绩是20秒20。 第五是杰苏玛·赛义迪·杜,成绩更是掉到了只有20秒40。 第六是詹姆斯·艾灵顿成绩是20.46。 第七是伊西亚·杨。 成绩是20.48。 第八是马里奥·福赛斯,成绩是20.75。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成绩来了—— 排在第九的是这场比赛荣誉最大的两个人之一的贾斯汀.加特林。 加特林居然在第九。 而且。 从慢镜头回放能看出来,他并没有想要放水。 但就是。 跑了个倒数第一,只有20秒74。 这是因为他的比赛节奏。 整个出了问题。 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这样的节奏。 会不会? 不能继续使用下去呢。 加特林这个人用药归用药啊,对于田径的热爱那也是真的,一码归一码,就像是他的热爱也不能否认他的用药一样。 用药也不能否定他对于田径的热爱,而且他的确是个会动脑子的人。 不然的话,美国队那边年纪大龄的运动员就不会没有一个人能跑得过他。 甚至年轻人都没有。 一把年纪出来还能够把技术改变,没有点脑子和悟性是不行的。 所以加特林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的镜头并没有给他多一秒。 全都集中在谢正业身上。 没人想过。 如果不是诞生了博尔特和布雷克这两个怪才。 一下子就把200米的高度拉升到了下个世纪。 谢正业。 已经具备了之前大赛金牌竞争的能力。 只是眼下。 被前面两个人的光芒挡住了。 仅此而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