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弘等袁术旧臣闻言大惊。 “这…这怎么可以? 太子竟然要让他国学子参加科举? 万一这其中混入奸细该怎么办?” 袁耀笑道: “奸细肯定是有的,即便我大乾不开科举,敌国混进我大乾的探子还少吗? 父皇英明神武,有包容天下之胸怀。 普天之下的人才入我大乾,定能为父皇所用。” “太子说得好!” 袁术对于自己的宝贝儿子,完全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他捧着玉玺对众臣道: “朕得传国玉玺,受命于天,又岂会惧怕逆贼的阴谋诡计? 这些来到我大乾参加科举的学子,或许会有逆贼的奸细。 而真心归顺我大乾之人,将会更多。” “耀儿,科举的事,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 有朕给你当后盾!” “儿多谢父皇!” 自袁术称帝之后,袁耀竟然觉得自家老爹是个不错的皇帝。 当然了,袁术的好,仅仅是对于袁耀而言。 袁术当皇帝十分大胆,什么事都敢于尝试。 在诸侯之中,袁术是第一个敢于称帝的人。 他做事基本不计后果,就是莽。 如果什么事情都让袁术来决定,那他的大胆就是袁氏江山的催命符。 袁术一定会穷兵黩武,看谁不顺眼就伐谁,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可现在有袁耀为他出谋划策,袁术基本不需要动脑,只需大胆支持袁耀就可以了。 过往的经历证明,他袁术的儿子十分出色,不论是治政还是统兵的能力,都堪称天下绝顶。 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在,袁术还有什么可纠结的? 只要是袁耀想做的事情,支持就完了。 至于杨弘、李业、袁胤这帮老臣,虽然能力也不错,可终究不如自己的宝贝儿子。 袁耀不在的时候,袁术有什么事情无法决定都会问计于杨弘。 袁耀在,袁术就把杨弘抛到一边,一切都听自己宝贝儿子的。 在皇帝袁术和太子袁耀的支持下,大乾的科举之策立刻推行开来。 由于是第一次开科举,袁耀决定科举的县试、郡试、省试分批次开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