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瑾的系统能查看很多娱乐圈的新闻,还有电影相关,唯独亲人的未来,他看不了一点。 所以,他并不知道,家里人未来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自从他爸妈跟他一起搬到帝都之后,老家就难得回来一趟了;而外婆外公家,除了他爸妈偶尔会来一下,陈瑾基本上也就过年看望看望。 这一点上,他其实是做的有些不够。 所以这次在魔都拍戏,如果有空的话,陈瑾都打算回来陪陪二老。 陪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角色成长的一种过程。 反倒是陈瑾爷爷奶奶,他们会时常被他爸接去帝都玩两天。 老人的想法很多不太一样。 外公外婆住乡下,懒得动,觉得跑大城市是一件受罪的事情;反倒是陈瑾爷爷奶奶,则是趁着还没老的走不动路,喜欢到处旅游走走。 这是人老了的选择,并没有好与差之分。 陈瑾都选择理解,小辈们能做的就是多多陪伴陪伴。 …… “你怎么想到去看外公外婆了?” 陈瑾老妈苏婉瑜在电话里诧异着,陈瑾坐在去往昆城的路上,笑了笑道:“这不在魔都拍电影嘛,正好拍的是关于外婆的影片,刚刚拍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所以想去看看!” “看吧,我就说你有事了你才会想到他们,小时候白疼你了!” “我当时坐月子……” 一说起这事,苏婉瑜就开启了独属于老妈的唠叨模式。 来来回回就那几句,小时候多亏了你外公外婆照应,你爷爷奶奶都没帮衬过云云。 反正陈瑾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知道啦妈,我以后一定定期回来看望二老!” 钱确实是赚不完的,老人真的是看一眼少一眼,不管苏婉瑜怎么说,陈瑾确实看望的少。 挨打要立正,倒不是孝心绑架。 有的人受生计所困,家里长辈都能理解;陈瑾没有这方面担忧。 “嗯,记得多买点东西啊!” “到了跟我视频,好久没看到他们了!” 苏婉瑜电话里也很是惆怅,她也想尽可能的多回家看看。 已经跟陈贤齐商量着,抽空回老家住一段时日,以前是怕被人惦记,眼下陈瑾已经“名满江湖”,早就不需要担心这些。 “好的,妈!” “那不跟你说了,我到了跟你视频!” 挂断后,陈瑾的脑海都被《姥姥》的剧情,还有小时候曾经跟外公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所充斥,最后感觉电影的体验,跟那些发生过的真实,好似都融合在了一起。 窗外的风景一幕幕划过,陈瑾的内心却有些归乡情切。 每个人的童年和曾经都不相同,可隔代亲跟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很多相处模式,都是差不多的。 【表演方法派的大师李·斯特拉斯伯格认为,表演理论核心包括即兴表演,还有情绪记忆!】 【即兴表演就是你表演的一个天赋!】 【而事实上,对于演员来说,情绪记忆更加重要!】 唰! 冷不丁的,陈瑾的脑海,突然闪过了自己学到的一些表演理论。 这时候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像……表演还确实是这样。 相比于天赋,其实情绪记忆,也就是曾经发生过一些很有印象的事情,对你的演技更加有帮助。 你会想起曾经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从而把他给演出来。 例如老妈的唠叨,儿子的不耐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表演系的老师和演员,强调演员一定要有生活阅历的重要性。 很多年轻演员演不好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经历的少。 除了本色出演能获奖之外,很多角色演起来就很假。 陈瑾能演的这么出彩,还拿到威尼斯影帝,这是多亏了系统的体验,让他有了这么多的阅历和情绪记忆。 倒不是有多强。 而其他的同龄人,显然没有这样的体验外挂。 这就使得,他们需要去观察、去体验职业,才能演好某些特定的角色。 所谓的戏路宽,其实也是经历的多导致。 “所以,如果我没有系统,想要演好《姥姥》里的角色,就必须得跟外婆好好相处,观察……” 陈瑾眺望着外面飞驰而去或熟悉或陌生的建筑、景色,脑海中突然对阿瑾这个角色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他有系统,不代表就一定要按照里面体验的那么演。 因为那是一个发生在泰国的故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