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棣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藩王起兵并登上帝位的人,为了防止其他藩王复刻他的这段经历,自然需要同建文帝一样削藩。 不过朱棣肯定是不会像他的好侄儿朱允炆那般傻不愣登地直接将藩王一撸到底,而是徐徐图之。 打一棒,给个甜枣。 在成功上位之后,朱棣便对各路藩王大加赏赐,以消减各路藩王的警惕之心。 之后,这位永乐大帝便开始了削藩之路。 收回兵权,自此以后,藩王不能带兵打仗,也不能参与地方管理。 将藩王的领地从边疆移至内地,将原本的三护卫削减成一护卫,这下藩王更加连造反的根基都没有了。 明朝藩王也从这时开始,失去了所有实质性的权利。 不仅如此,还规定了“两王不得相见”,“亲王非奉诏不得入京”,“宗室之内不得预四民之业,仕宦永绝,农商莫通”。 也就是说,藩王之间平日里不能串门,没有诏书,不能进京,也不能从事士农工商等事务。 啥权利也没有,啥义务也没有,啥事也不用干。 可不就直接混吃等死吗。 加之饱暖思淫欲,大明宗室的人口就这么开始蹭蹭蹭地上涨。 至此,大明开启了养朱时代。 “店家,莫非大明的宗室制度可有不妥?” 朱标听了张泊说大明宗室竟然是造成大明灭亡的原因,也是极为惊讶。 在他看来,这可是父皇思虑许久,猜得出的绝妙注意,以藩王拱卫大明。 为何眼前的店家会说,大明的宗室制度是引发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思考片刻后,朱标并没有得出答案,于是便开口直接问询。 张泊并没有直接回到朱标,而是反问道。 “朱兄,现在陛下有二十一子是吧。” “没错。” “将来的陛下会有二十五子,也就是说,除了身为太子的朱兄你,将来的大明会有二十四位藩王,根据大明的宗室制度,也就是二十四位亲王,一年所需要的俸禄就是二十四万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