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了不让他有时间发展壮大,给山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从严从快处理这件事情。 皇帝提出由自己御驾亲征,众臣也明白,此次平叛不同于其他情况。 朱瞻基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要是此次讨伐,把朱高煦逼死。 换作是臣子,那史书上至少得记上一笔,名声上不好听。 但朱瞻基无所谓,他乃天子,天生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 在朱瞻基面前,汉王哪怕是身死,也是咎由自取! “臣愿为陛下马前驱。” 越王徐闻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这也代表着勋贵集团,还有文官集团,都坚定地站在朱瞻基这边。 “臣愿往。” “臣亦愿往。” 众臣纷纷表态,整个朝堂在这一刻空前统一。 大敌当前,谁要是稍微慢了点,事后可能就要被御史们抓住小辫子弹劾了。 军心可用啊! 朱瞻基在先前的碰头会上,已经取得徐闻和内阁地支持了。 但此刻全员支持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他接连下达旨意。 “越王徐闻随驾,为中军主帅,英国公张辅帅五军营,徐华率神机营,随朕出战!” “其他军中参赞相关事宜,由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统领,并一同出征,此次出战,必荡平敌寇,将朱高煦擒于马下!” 在徐闻的带领下,群臣纷纷高呼:“荡平敌寇,擒于马下。” 大大满足了朱瞻基初为君王的成就感。 随后他还训斥道:“朕知道,这朝中不少人曾与朱高煦交好,与他暗通款曲,但朕决定既往不咎,从今日起,你等需与逆贼划清界限,如再有逆贼来往者,杀无赦!” 那些被点中的官员,两股颤颤,忙下跪以示忠诚。 朱瞻基这也算是给他们机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