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棣看着上面的内容。 江澈首先断言:该西夷小国,倾国之力不过凑出三五艘武装商船,其海军实力,与盘踞在东洋的大股倭寇相差无几。 此次派遣使团,不过是虚张声势,意在讹诈,实则比大明更怕开战。 看到这里,朱棣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这个判断,与他的直觉不谋而合。 接着,江澈剖析了对方的软肋: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后继无力,他们唯一的依仗,就是大明朝廷内部可能出现的畏战情绪。 朱棣的目光扫过信纸,仿佛又看到了白天奉天殿上,那些文官们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 信的后半部分,才是真正的杀招。 江澈献上八字方略:以打促和,恩威并施。 他建议朱棣,可先命天津,山东水师出海巡航,封锁航道。 摆出不惜一战的强硬姿态。 只需围而不打,不出半月,那支孤悬海外的使团,必然会先自乱阵脚。 待其锐气尽失,再抛出橄榄枝。 而这橄榄枝,并非妥协。 江澈在信中大胆提议。 不必开放三处港口,仅在天津划定一处特区,设立市舶司。 所有外来商船,只准在此停靠交易。 由朝廷统一管理,统一制定关税,统一为货物定价! 如此一来,非但不会被动,反而能将所有外贸的主动权,死死攥在朝廷自己手里! 那些西夷番商想要在大明赚钱,就必须遵守大明的规矩! 朱棣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不仅仅是解决了眼前的危机。 更是为大明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财源之路! 江澈这小子,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 总能从危机中,嗅到泼天大的机遇! 他缓缓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真正畅快的笑容。 至于那些弹劾朱高煦的奏折? 朱棣拿起朱笔,随手将它们拨到一旁,压在了厚厚的一摞公文最底下。 先放着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