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今天早上刚拿到空军参谋部那边用我们现有数据做的最新沙盘推演简报。” “结论很不乐观,非常不乐观,一旦有事,我们现有的全部歼-7、歼-6、强-5都填进去,恐怕不够那四十架飞机一次饱和攻击打的。” 这话不是夸张,这就是血淋淋的代差。 三代机对一、二代机,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我们的8610工程正在全速推进,但再快,原型机上天、试飞、定型、生产……没有两三年时间不可能形成战斗力。” 603所的雷达专家陈坚补充道,他非常焦虑: “这两三年的窗口期,我们拿什么去顶?” 电话三头同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这正是他们压力的根源所在。 全国航空工业的希望都寄托在余宏的8610工程上,他们也在为此燃烧自己。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半晌,顾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却试探性的说道: “老屠,老陈……我这两天在测试余副厂长给的那个三元稀土复合超耐热钛合金,我发现,如果把配方里最关键的那一种稀土元素比例稍微降低一些,它的极限耐热性能会下降,但韧性和可加工性却大幅度提高。” “这种简化版的合金,刚好可以用来制造歼-8II现有涡喷发动机的加强型涡轮叶片。” 屠达的呼吸陡然一滞! 陈坚立刻反应过来: “老顾你的意思是……?” “这几十天,我们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在天上挂着的?哪一件拿出来不是能让鹰酱的专家都当场疯掉的东西?” 顾勇的声音渐渐激动起来: “余副厂长给我们的任务,是让我们去验证一个完美无瑕的未来。” “可这些为了未来而生的技术,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掰一点下来,用到现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