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是北斗全套技术带来的绝对优势。 351厂甚至为此推迟了北斗核心组件的生产计划,全力为这个项目的诞生让路。 ……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一处保密会议室里。 钱森院士手里的铅笔,在一张画满了复杂天线阵列布局的草稿纸上划来划去,最终又烦躁地停下。 他揉着发痛的太阳穴: “要在L波段形成足够强度的覆盖式压制,我们的发射单元体积至少要有一辆卡车那么大,而且功耗惊人,需要专门的移动供电车来保障。” “这种装备怎么部署到一线?更别提自适应跳频,那对芯片的实时运算能力要求太高,我们现有的五微米技术根本不够……” 坐在他对面的孙栋、任新、王希等几位国家级的通讯领域专家,同样愁眉不展。 他们代表着兔子在电子战领域的最前沿,但此刻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在钱森等人看来,电子战就是一场拔河。 你的GPS信号是一牛顿的力,我的干扰信号就要用十牛顿、一百牛顿的力把它彻底压倒! 这是一个硬碰硬的战场,比拼的就是基础科学和工业实力。 这个新的第二代强干扰系统项目才刚刚立项,就已经遇见了十几个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头皮发麻的技术瓶颈。 这是一个不亚于搞两弹一星的庞大工程,鹰酱可以,毛熊或许也能勉强跟上,但兔子……路漫漫其修远兮。 就在会议陷入沉寂时,一名秘书敲门走了进来。 “钱老,内相的电话。” 钱森精神一振,立即跟秘书过去接电话。 “内相您好。” 电话那头,内相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但钱森能听出里面藏不住的笑意。 “钱老,刚刚收到消息,351厂余宏同志那边,针对GPS的反制设备已经出成果了。” “成果?”钱森愣了一下,心中不免有些疑虑:“是理论验证通过了?还是核心模块有进展了?这很快了!” 他以为余宏也和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只不过那个年轻人的速度总是快得惊人。 电话那头的内相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 “都不是。” “是整机,样机已经下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