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什么? “另外,他们管那东西不叫干扰器,叫劫持器。” 劫持器? 而且已经样机下线了? 自己的团队这边,光是论证初步的技术路线和立项报告就花了整整三天,一个又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如同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心头。 可351厂那边,余宏已经把成品给造出来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劫持器这个词。 干扰,是堵住你的耳朵让你听不见。 劫持?那是钻进你的脑子,让你听我的话! 这是两个维度的概念! 挂断电话后,钱森连忙回到会议室,深吸一口气,吩咐道: “马上联系空军,安排专机!孙栋、任新、王希……所有相关同志,都跟我去351厂!” …… 当天下午,一架伊尔-14运输机就载着这批国宝级的科学家,降落在了351厂的专用跑道上。 舱门打开,钱森第一个走下舷梯,迎接他的是早已等候在此的余宏。 “钱老,各位老前辈,一路辛苦了。”余宏迎上前,一一握手。 “辛苦谈不上。”钱森紧紧握着余宏的手,眼睛却已经越过他的肩膀,望向了不远处的厂房,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急切:“小余,东西呢?带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步履匆匆地走进那间刚刚诞生奇迹的实验室。 当导航诱骗器被放在一张铺着防静电绒布的试验台上时,几位老科学家的脚步不约而同地顿住了。 他们的视线都集中在那个其貌不扬的军绿色手提箱上。 发现既没有庞大的天线阵列,也没有复杂的散热格栅,更没有粗大的供电电缆。 体积甚至比他们出差时带的行李箱还要小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