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山再次开口,吐出的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我方将派出一名飞行员作为副驾,只负责与塔台联络,不干预你任何操作。” “另外。”他顿了顿,绝对自信道: “驾驶舱内会全程开放三个机位给媒体,进行无死角记录。”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安德森的瞳孔剧烈收缩。 这已经不是自信了。 这是完全不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当秘密的狂妄。 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安德森在地面模拟器上花了四十分钟熟悉玻璃化座舱的界面布局,花了八十分钟,通读了一遍他这辈子见过最简洁直观的飞行手册。 当他真正坐在运-10的左侧机长位上时,他还有种不真实感。 这是源于飞行员直觉的不适应。 没有了眼前那密密麻麻,数以百计的传统指针仪表和机械开关。 只有五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和手边一个造型符合人体工学的侧杆操纵杆。 他的手放在侧杆上,还没推动,就感觉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阻尼力。 坐在右边那个年轻的兔子副驾,对他点了一下头: “安德森机长,飞机已完成外部检查,自检系统无故障,随时可以启动。” “申请启动发动机。”安德森的声音,透过耳机通讯系统传出,冷硬,不带感情。 “可以启动。” 他转动启动旋钮。 安静。 耳机里只有轻微的电流声,座舱里感觉不到任何震动。 但他左手边的主显示屏上,一号和二号发动机的转速、温度、油压等核心数据显示,正稳定地从零攀升至慢车状态。 仅仅是这一点,就让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他飞过的任何一架飞机,包括以平稳著称的波音747,在启动发动机的那一瞬间,整个机体都会有一次明显的抖动。 而这架运-10,安静到仿佛那两台发动机根本不存在。 “魔都塔台,B-1001申请滑行至起飞跑道。”副驾驶流畅地与塔台沟通。 得到许可后。 安德森轻轻松开刹车,缓缓推动节流阀。 没有他预想中的引擎咆哮声。 那架翼展惊人的巨兽,在跑道上开始无声地滑行。 最终,在跑道尽头,飞机对准了中线。 “塔台,B-1001可以起飞。” “B-1001,可以起飞。祝你们飞行顺利。” 安德森的手,坚定地将节流阀推到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