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继续说道。 【如果朱标没有早逝,而顺利登上皇位——】 【那么大明的历史进程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政治、军事到文化,再到国家运势,都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这段天幕视频开篇便详细探讨了朱标去世的原因,以及若采取何种措施能避免这一悲剧。 朱标的突然离世,极有可能与他多年的疲劳过度以及沉重的心理负担息息相关。 如果能从这些方面着手调节,或许能够避免他早逝的命运。 这一段让老朱看得格外入神。 “原来是标儿太累了。” 老朱心中不禁感慨。 看来今后,许多事情我得更加上心,不能让标儿一个人过度劳累了。 “标儿,今后一定要注意身体,若有不适,随时让太医来诊治。” 老朱语气严肃地对朱标说道。 朱标苦笑着点了点头,答道: “听父皇的。” 朱标自然不希望早逝,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因过度操劳而死。 看来,未来确实该多休息了。 自从胡惟庸案件之后,父皇便不再设宰相,并且明确告诫后代不再设立宰相之职。 这一决定虽然增强了皇权,但也使得皇帝的工作压力剧增。 作为大明常务副皇帝的朱标,必然也承担了更重的工作负担。 “有没有什么方法,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提高朝政效率?” 朱标沉思着,似乎陷入了深思。 【政治上,从“重典治国”到“宽通平易”——】 【朱标从小便受儒家经典熏陶。】 【主张“过犹不及”,反对过于严苛的法律制度。】 【这与朱元璋的严酷治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监国期间,他多次劝谏父亲减轻对官员的处罚。】 【甚至曾为老师宋濂求情,免去其死刑。】 【朱标继位后,继续贯彻这一理念,推行宽政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 【如果朱标继位,减少严刑峻法会极大改善大明初期的政治矛盾。】 【同时许多有能力的官员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推动政务的稳定与发展。】 太子和父皇的治国理念明显不同,整个朝廷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现如今,父皇果断无情,执行政治上的清洗毫不手软。 甚至有时因一丝律法违犯就会下重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