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说治国理财,他老朱不一定行得顶尖。 可要论勾心斗角、察人观心,他可从来不怵! 朱重八别的不多,就是疑心重、胆子大! “标儿,你说——这朱厚照,为何要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的名号?” 老朱精准地抓住了关键。 朱标沉吟不语,陷入思索。 “若真是为了御驾亲征,其实没必要自封将军头衔。” “可若是为了直接统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朱标当太子多年,自然不是白混的。 朱厚照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要么就是单纯爱玩,想过一把当将军的瘾; 要么——就是另有深意。 朱标并不觉得是前者。 原因很简单—— 朱厚照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 他先是罢免了父皇留下的顾命大臣,又开始重用宦官。 而重用宦官的目的,正是为了牵制百官! 单看他用刘瑾的方式,就绝不是单纯的依赖。 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能占尽便宜,这说明他的军事直觉相当出色。 这样的人,哪怕玩心重,也绝不是庸碌之辈! 朱标更倾向于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自己办事—— 皇帝、将军都由他一肩挑,自己给自己下旨,岂不是快多了? “咱记得天幕上说过,朱祁钰和于谦改革兵制,建立了统一的指挥体系。” 老朱表面粗豪,心思却极细。 他想起天幕里提到的往事—— 于谦任兵部尚书后,统一了军权。 如果此后统兵权全落入内阁和文臣手里,那么朱厚照这些“荒唐”动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是想绕开内阁和文臣,把兵权重新抓到自己手里! 难不成……这个后代的所谓胡闹,其实是为了重夺军权?! 老朱的眼神骤然一冷。 自从废掉丞相之位,他就能感受到文官之间的抱团与暗箱操作。 这些人欺上瞒下,层层护短。 老朱才不惯着,顺手就杀,换一拨人便是。 更何况,他有底气。 应天有直隶十二卫,包括锦衣卫在内,其余十一卫都是五千人的精锐,直属皇帝而不归兵部。 京中还有十万京卫,内外呼应,足以压制一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