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他忽而笑了,笑声微弱却清晰: “这秦王……比那晋孝武帝还愚。” 诸葛亮收扇,目光落在那碗药上,缓声道: “陛下,秦武王死于恃力而骄。” 刘备喘息着,被扶起坐定,望向窗外。 雨水顺芭蕉叶滴落,在青石板上汇成浅洼,映出摇曳宫影。 “朕此生未举过鼎,未比过力气。” “早年在涿郡卖草鞋,挑担走街,所扛不过百斤货……” “但朕知道,能担起百姓期望,比举千钧鼎更难。” 他扫过案上的奏折,最上方那份是南中饥荒急报,满篇皆是“颗粒无收”、“流民四起”。 “你看益州,连年征战,民已疲敝。” “去年冬,犍为郡一老者,背半袋口粮来投军——” “说‘只求娃能吃饱,老命愿献陛下’——这半袋粮,不比那龙鼎更重?” 诸葛亮忆起汉中征途,百姓手捧清水相迎,有妇人高举婴儿道: “让他记得,是刘使君让咱有家。” 那时陛下背对众人,悄然拭泪——那泪,比青铜鼎沉。 刘备忽攥住诸葛亮的手,粗糙的掌心带着药渣,印染在他袖口上。 “孔明,待阿斗长成,莫教他举鼎射箭。” “教他识农桑,看水脉,看户籍——那才是帝王之学。” 他声音渐低,却带着铁一般的决绝: “告诉阿斗,别做匹夫逞勇,要学如何让织户有活干。” “让巴郡盐井出盐,让南中夷汉共食一桌——那,才是真正的‘举鼎’。” 雨势渐大,打在芭蕉叶上,噼啪作响,似万民齐声应和。 刘备凝视那碗已冷的药,忽忆建安十三年长坂坡逃难—— 百姓拖家带口随行,有老妇死抱焦木框不舍——“这是家啊。” 那时他就懂,帝王,不在举几座鼎,而在能为天下撑起多少家。 “新野时,曹军追紧,有人劝朕弃民自保。” “而朕说‘不行,咱走了,他们怎么办?’——是这些百姓,背着干粮托朕出绝境。” 他笑了笑,眼角皱纹中藏着疲惫与倔强: “秦武王举鼎砸断腿,朕要举的‘鼎’,要让万民立稳脚跟。” 诸葛亮轻接锦帕,递上新的: “陛下放心,臣已命谯周编农桑要术,待太子年长,日日研读。” “并随臣巡视都江堰、成都田,让他知:天下最沉者,非鼎也。” 刘备的手缓缓松开,目光望向雨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