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这个目标,太过宏大,也太过遥远。 饭,要一口一口吃。 路,要一步一步走。 耿忠深知这个道理。 在将那番“工业救国”的豪言壮语,深深地植入赵刚这位“思想核心”的脑海中后,他立刻就将目标,拉回到了现实。 他找到了李云龙和赵刚,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小目标”—— 仿制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 技术科的窑洞里。 耿忠将一具从李家坡缴获来的,还算完好的掷弹筒,摆在了李云龙和赵刚面前。 “团长,政委。” 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 “这就是我们技术科,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 “掷弹筒?” 李云龙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对这玩意儿,可太熟悉了! 小鬼子的掷弹筒,简直就是八路军的噩梦! 那玩意儿,打得又准又远,威力还不小,专门用来敲掉机枪点和迫击炮阵地,一敲一个准。 独立团,每次跟鬼子打仗,都吃够了它的苦头。 “耿小子,你……你是说,咱们自己,也能造这玩意儿?” 李云龙的声音,都有些发颤,充满了不敢相信。 耿忠点了点头,脸上,是胸有成竹的自信。 他拍了拍那根粗壮的钢管。 “对!不仅要造,还要造出比它更好的!” 他开始阐述自己的理由,条理清晰,充满了说服力。 “第一,掷弹筒的结构,相对简单。比起步枪和火炮,它的技术含量是最低的。没有复杂的膛线,没有精密的击发装置,就是一个炮管,一个底座,一个击发杆。我们仿制的门槛,最低。” “第二,它的威力,却一点也不小。一发榴弹下去,方圆十几米,都是杀伤范围。能有效地弥补,我们部队在五十米到五百米这个区间,最致命的火力空白!” “这,就是一款性价比最高的,穷人的‘小炮’!” 李云龙听得是两眼放光,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穷人的小炮! 这比喻,太他娘的贴切了! 要是咱们的每个连,都能配上几具这玩意儿,那以后打仗,腰杆子都能挺直不少! “好!好啊!” 李云龙激动得,一拍大腿! “耿小子,你干吧!” 他拍着胸脯,大包大揽。 “没问题!团里的铁匠铺,你随便用!那几个老铁匠,都归你管!” “要人给人!要铁给铁!只要你能把这玩意儿给老子造出来,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老子也想办法给你捅下来!” 有了李云龙的全力支持,耿忠的仿制计划,立刻就上马了。 他的脑海里,那如同超级图书馆一般的系统,早就给出了【八九式掷弹筒】的完整三维图纸。 甚至,还无比贴心地,根据独立团现有的,极其简陋的工业条件,给出了一个“降级版”的,用熟铁代替特种钢的,临时解决方案。 耿忠拿着自己连夜绘制出来的,已经简化了无数遍的图纸,雄心勃勃地,走进了独立团那间,烟熏火燎的铁匠铺。 他要在这里,亲手,锻造出,属于八路军的第一具掷弹筒! 铁匠铺里,几个最好的老师傅,都被李云龙给调了过来。 他们看着耿忠图纸上,那些精确到“毫米”的尺寸,和各种匪夷所思的角度要求,一个个都愁得直摇头。 “耿先生,这……这俺们干不了啊。” 一个姓王的老铁匠,愁眉苦脸地说。 “俺们打了一辈子铁,都是凭手感,凭经验。哪用过这带圈圈点点的图啊?” 耿忠没有着急。 他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 他耐心地,拿起锤子和铁钳,亲自上手,一边比划,一边给这些朴实的匠人们,讲解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王师傅,您看,这筒壁的厚度,要均匀。不能一边厚,一边薄。” “还有这里,膛内,要尽量打磨得光滑一些,这样榴弹飞出去,才不会跑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