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肖锋站在二楼办公室往下看,老赵正举着扩音器喊:“都看仔细喽!青苗费、果树钱、老井补偿,一项一项写得明明白白!”阳光照在他脸上,皱纹里都是笑。 傍晚,肖锋刚要下班,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老赵带着六个村民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红布包。 老人掀开布,露出封皮泛黄的信纸:“我们凑了半宿,写了这封感谢信。”他的手哆哆嗦嗦,“以前我们不懂法,只会闹。这次听证让我们明白,讲理比喊口号更有用。” 肖锋接过信,信纸还带着墨香。 他看见最后一句歪歪扭扭的字:“肖干部,你是咱西沟村的亮灯人。” “赵叔,这是你们自己的光。”肖锋说。 他听见窗外传来噼啪的鞭炮声,透过窗户望出去,村头的老槐树下堆着红纸屑,几个孩子举着小鞭跑过,笑声撞在墙上,又弹得很远。 深夜十一点,镇政府的灯还亮着。 肖锋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关于在全镇推广听证制度的实施方案(草案)》。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想起白天老赵递信时,掌心的温度——那是被土地磨出来的温度,带着庄稼的腥甜。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桌上的感谢信上。 肖锋伸手摸了摸信纸上的折痕,突然听见楼下传来汽车碾过碎石路的声响。 他探头望去,只能看见车灯在院墙上投下两道白影,像两把出鞘的剑。 “叮——” 手机震动,是苏绾的消息:“省厅明天有位领导下来调研,可能会去西沟村。” 肖锋关掉电脑,把方案稿收进抽屉。 月光里,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株扎根很深的树。 夜色深沉,镇政府的灯火依旧明亮。 一场风暴悄然平息,而另一场更大的变革,正悄然拉开序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