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南京响应!!!!-《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第(3/3)页

    加上周旭本来在社会上面就是极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所以《南京照相馆》可谓是风靡一时,仅仅是前半个月时间,销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册!

    其中江浙沪地区的响应最为热烈。

    不仅是因为《收获》本来在江浙沪就是最出名的杂志,更加是他们地处于南京附近,这个故事的中心,所以他们是最容易被带动情绪的。

    南京街上,也就在茶楼附近。

    茶余饭后,一群学生在这里讨论着。

    “《南京照相馆》你们看了吗?”男生朝着身边同学扬声问道,眼里还带着刚看完的热乎劲儿。

    “必须看了!周旭同志的作品,我每次都是一上架就秒冲,根本舍不得等!”有人立刻接话,语气里满是认可。

    另一位同学跟着补充:“这部还是延续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路子,以平民视角写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代入感太强了!”

    “写得是真戳心!咱们可不就是那些幸存者的后代吗?”有人轻声感慨,语气里带着沉甸甸的共鸣。

    突然,一位学生猛地拍响桌子,怒气冲冲地大喊:“唐生智这个混蛋!当兵的本该保家卫国,他倒好,直接抛弃几十万民众跑路,太让人不齿了!”

    “周旭同志这一点写得太绝了!汉奸从来不会把‘汉奸’俩字写在脸上,更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汉奸!”有人附和道,

    其实国内的汉奸大多都是陈佩斯演的那种,带着一个皇军帽子,然后用着滑稽的语言说着:“太君”的形象。

    确实,很多抗日电影用这个形象来讽刺汉奸,但是这其实是错误的,电影应该讲究真实!

    汉奸不会在脸上写着汉奸,他们更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白了,很多生活当中所谓的清醒者、极端利己主义者都有可能是汉奸。

    “可恶的日本人,残害了我们三十万同胞啊!”一声叹息里满是悲愤。

    “不光要铭记这三十万同胞的血肉,更得记住教训——为什么三十万人会毫无反抗?”有人攥紧拳头,“中国人就得有血性!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能傻乎乎等着敌人上膛,该站出来的时候就得豁得出去!”

    “抵制卖国贼,铭记历史!!!”

    “铭记历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