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系统地解析这两项技术的底层原理。 其核心都基于一项根本性的操作:对目标物质进行量子或分子级别的、近乎完美的全面扫描,获取其构成粒子在所有维度上的精确状态信息。 传送技术,便是在完成扫描后,于发射端将目标物质彻底分解为基础的粒子或能量流,同时将扫描得到的信息编码并通过子空间信道瞬间传输至接收端。 接收端则根据接收到的“蓝图”,从本地或者接收到的能量/物质中,精确地重构出与原始目标在量子层面完全一致的物质形态。 复制技术则更为直接,它省略了物质流传输的步骤,仅仅利用扫描获取的“蓝图”,在复制端调用储备物质和能量,直接合成出与原件完全相同的副本。 “精妙的物质重构艺术,”陈瑜在初步理解后评价道,他的合成音中带着研究者的赞赏,“其关键在于扫描的精度与信息传递的保真度。 任何信息的丢失或误差,都可能导致重构失败或产生缺陷品。” 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两项技术的巨大价值,以及它们与战锤宇宙技术的互补性。 在战锤宇宙,机械教并非没有类似概念。 泰拉铸造世界庞大的自动装配线和某些远古遗物,确实能实现物质的分解与重组,但其过程往往伴随着神秘主义色彩,被视为“机械神之恩赐”,缺乏清晰、可量产的物理原理。 而亚空间传送更是危险重重,依赖于灵能者和不可控的亚空间潮流,远非联邦技术这般稳定、可预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