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他铸造世界的代表见状,也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影响力与潜在的技术交流机会,纷纷适时表态。 格瑞亚的弗拉基米尔贤者承诺提供强化型的能量核心与护盾发生器;卢修斯的索恩贤者则表示可以优化其侦测与火控系统…… 一时间,陈瑜这艘尚未命名的座舰,竟成了各方争相投资、展示技术实力与表达合作诚意的焦点平台。 陈瑜平静地接收着各方涌来的提议与承诺,光学镜头的红光稳定如常。 他清楚地知道,这艘船已不仅仅是一艘战舰,更是一个政治符号和技术展示窗口。 各方势力的资源与技术汇聚于此,固然能打造出一艘空前强大的座舰,但也意味着他需要巧妙地平衡各方诉求。 “感谢诸位的支持。”陈瑜最终回应道,他的合成音依旧平稳,“我接受这个改建方案。” 对他而言,座舰性能的提升是首要考量,至于其中牵扯的各铸造世界的一点人情往来,只要不影响最终目标,他并不介意。 “很好。”沃克斯大贤者立刻回应,他那带着金属谐振的声音透着一丝满意,“涅克萨姆会以最快速度,将你那艘未完工的铸造舰转运至火星船坞。期待它在此获得新生。” 事情就此敲定。 这并非什么复杂的政治博弈,更像是新合作框架下,各方基于共同利益与技术热情,顺水推舟的一次友好往来。 陈瑜获得了更强大的座舰与一些额外的好处,涅克萨姆争得了首舰建造的参与感和荣誉,火星展现了合作姿态并有机会施加影响,其他铸造世界也借此机会在这颇具象征意义的项目上留下各自的技术印记。 一场汇聚了多方资源与技术的特殊建造工程,即将在火星的船坞内展开。 这艘注定不凡的“首舰”,从其决定改建的那一刻起,便承载了来自机械教内部主要派系的注视与期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