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启动定向进化协议‘贝塔序列’。”陈瑜向负责微生物单元的Bio-Unit-07下达指令,“核心目标:增强细胞膜在极端渗透压下的稳定性,优化其内部能量代谢路径的效率,并尝试引入基础的群体感应与协作机制。” 实验过程立即显示出创世粒子在操纵结构相对简单但生化网络极其复杂的微生物基因组时,所面临的高度敏感性。 最初的几个培养单元中,微生物群体在基因重组的关键阶段接连出现大规模崩溃,细胞结构普遍解体成为无定形的生物质残渣。 经过五次细致的能量参数与注入节奏的调整,陈瑜发现必须将引导能量场的控制精度提升至纳米级别,并精确匹配微生物的生命周期节律,才能确保外源基因序列的稳定整合与表达。 在第七次系统性尝试中,一个特定的培养单元内的微生物群落终于呈现出稳定的定向进化特征。 持续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新型微生物不仅完整保留了其模板祖先卓越的环境适应性,更发展出了初步的复杂群体行为模式。 它们能够通过释放和感知特定的化学信号分子来协调群体内的部分活动,并在监测到营养环境匮乏时,能启动协调一致的休眠程序,大幅提升群体的生存几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亚种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基因变异。 这些微生物能够持续分泌一种特殊的复合多糖—蛋白质生物膜,实验证实该生物膜可以有效衰减甚至阻隔死亡世界地表普遍存在的有害高能辐射。 陈瑜立即将这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变异体分离出来,独立培养,并标记为“Gamma-7”株系,纳入重点研究序列。 “详尽记录Gamma-7株系的生物膜合成路径关键酶与调控基因。”陈瑜指示研究团队,“重点分析其基因表达谱与环境辐射强度因子之间的动态关联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