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确保新生的器官能够与宿主的原有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降低排异风险。 他还参照蓝图,引入了一些极其微妙、在当前帝国基因技术中未曾记载的表观遗传标记。 这些标记旨在提升基因种子对宿主个体差异的包容性,以及应对极端环境压力时的稳定性。 整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第一批二十个基因种子原基在特制的营养液中开始培育后,陈瑜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 成千上万个传感器持续不断地反馈着温度、pH值、营养浓度、能量代谢水平以及基因表达谱等海量数据。 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会触发警报,并由陈瑜亲自介入调整。 他观察到这些原基在阿斯塔特女士蓝图的引导下,展现出与标准帝国之拳基因种子初期发育时不同的能量特征和代谢模式。 它们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活性,内部的信息流动更加有序,仿佛一个精密的计时装置正在被逐步组装。 这仅仅是开始。 这些原基需要经历数轮筛选和强化培育,才能成为真正可用于测试的候选种子。 但第一步已经迈出,基石已然奠定。 在罗格·多恩毫无保留的支持下,陈瑜正将阿斯塔特女士的理论与帝皇子嗣的遗传本质相结合。 他试图铸造出一种全新的、更接近最初设想的阿斯塔特之种。 实验室中,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和数据流动的微光,见证着这个可能改变帝国未来的漫长实验,悄然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