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年级的“分科”焦虑-《我的青春印记:晓雨成长纪年》


    第(2/3)页

    林晓雨的脚步顿了一下,手里的物理卷子被她攥得更紧了。她知道爸妈是为她好,可一想到要每天面对那些看不懂的公式和定理,她就觉得心里发慌。她悄悄走进房间,把卷子放在书桌上,又拿出那个刻着星星的木盒子——陈阳送她的星空图里,有一颗星星标着“晓雨的星星”,旁边写着“不管选什么,都要开心”。她摸了摸那颗星星,心里的焦虑好像少了一点。

    第二天的物理课,老师讲的是“光的反射”。林晓雨本来还担心听不懂,可老师刚拿出一面小镜子,她就想起苏晴说的“生活里的物理”——早上梳头时,镜子里的自己就是光的反射;晚上走夜路,路灯照在地面上的影子,也是光的直线传播。

    “谁能举个光的反射的例子?”老师提问时,林晓雨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老师,早上照镜子,还有汽车的后视镜,都是光的反射!”

    老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很好!林晓雨同学举的例子很贴近生活,物理就是要从生活里学。”

    林晓雨坐下时,心跳得有点快,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开心。苏晴偷偷给她递了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笑脸,旁边写着“你看,你已经会了!”。

    下午的自习课,林晓雨抱着物理作业本去办公室请教老师。路过物理老师的办公桌时,她瞥见桌角压着一本蓝色封面的书——封面上画着会飞的鲸鱼,那是她去年在图书馆看过的《星空童话》!她愣了一下,老师平时总是穿着灰色的衬衫,手里拿着写满公式的教案,说话带着浓浓的“理科味”,怎么会看童话书?

    “林晓雨,有什么问题吗?”物理老师突然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热茶。

    林晓雨赶紧收回目光,有点不好意思:“老师,我……我想问这道光的反射题。”她指着作业本上的题,心里却还在想那本童话书。

    老师接过作业本,耐心地给她讲解,讲完后,看到她盯着桌上的童话书,笑了:“你也喜欢这本书?我女儿特别喜欢,非要让我带到办公室,说让我也‘感受一下文学的浪漫’。”

    “老师,您也喜欢文学吗?”林晓雨忍不住问。

    “当然喜欢,”老师拿起童话书,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星空,“我以前也纠结过分科,喜欢文学,又觉得物理有用,最后选了理,但还是没放弃看童话书。其实文理不是对立的,理科讲逻辑,文科讲情感,都很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