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 饰演异禀的杨立辛声嘶力竭地蹦起来喊,“不行!你们都听着点儿!” 这个极具戏剧张力的一刻,这声嘶力竭的呐喊,一瞬间攫住了所有观众的心脏。 俩人连番对话,谭嗣同终于道出自己以死明志的人生理想。 谭宗尧和杨立辛向前迈步,异口同声地说出台词。 “我(你)想我(你)今生顶天立地,来世必仗剑天涯,看明月天山外,苍茫云海间。风景不殊山河尤是——人民!小康!” 台下一片寂静。 钟友为颤颤巍巍地伸手捏住自己的眼镜腿儿,偷偷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平日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他,还是头一次这样感受到这样扑面而来的家国情怀,感动之余,不由得有些羞惭。 这羞惭继而又变成了对谭嗣同的无限崇敬和对话剧超绝演出的感叹。 当所有的历史人物再次集合落幕,背景音乐中温柔的《清平调》再次响起,缘起缘灭,聚散离合,都在这座法源寺。 原本沉重的心境再次被抚平、舒缓,继而凝结成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王蕴如听着听着,却总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一旁的钟小兰则是惊得合不拢嘴。 她跟钟山对谈的时间最久,此时已然发现唱歌的人正是自己的好大哥。 此时台上的演员们纷纷走到台前。六君子们开始了最后的陈词。 “……解决中国问题就是要寻找出路,任何阻碍中国寻求发展的人,都必须回避!”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真诚,如此的台词,台下所有人的情感再也按捺不住,顿时掌声雷动,欢呼盈满了剧场。 在经书的吟唱中,大幕缓缓落下,等到剧场的灯再次打开,幕布再次拉开,所有演员一一走到台前谢幕。 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这掌声竟足足持续了好几分钟,直到所有演员都谢幕完毕,林钊华才拽着钟山从后台一侧走出,共同领衔谢幕。 台下的钟友为三口人正鼓着掌,忽然手都停滞了下来。 钟友为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擦了擦眼镜,偏头问王蕴如,“那不是钟山吗?我没看错吧?” 王蕴如呆呆地回答道,“我,我不知道……” 其实俩人都明白,那自然是钟山,因为报幕员紧接着就给现场观众介绍了一遍所有演职人员名称。 而话剧有别于电影、电视,头一个报出来的名字肯定是编剧。 “《法源寺》编剧:钟山!” 钟山在台上朝众人鞠了个躬,就退到一旁。 他是没事了,钟友为和王蕴如的心里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什么情况?钟山不是做美工吗?怎么变成编剧了? 这么精彩的话剧,是出于我儿子之手? 刚才让我感动流泪的情节,都是钟山写出来的? 早就对此事心知肚明的钟小兰扭头偷偷观察着父母的表情,心中有一种别样的快乐。 只见钟友为的面色从最初的瞠目结舌,到嘴唇颤动眼神呆滞,然后就是回神之后的不敢置信的狂喜和疯狂上扬的嘴角。 王蕴如此刻终于明白了蓝田野的话是什么意思,脸上依旧是对钟山身份转变的惊讶神色。 而早就对一切心知肚明的钟小兰,不知为何心中涌出一种奇特的愉悦。 怎么忽然觉得这么爽呢? 她眨眨眼,趁机补刀,“爸、妈,你们听出来没有,刚才那个歌好像也是我哥唱的。” “啊?” 这下夫妻俩彻底憋不住了。 此时谢幕已经结束,剧场里的观众们开始陆续退场,只是不少人都凑上去想说话,一时间还有些喧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