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趁着这个机会,钟山干脆走下舞台,冲着钟友为几人走过来。 他仿佛无事发生,平静地低声说道,“爸,我一会儿还得回后台,估计早不了,你们先回去吧?” “哦……好好好。” 钟友为下意识地答应着,一时间心中千头万绪,有好多话想问,却又觉得不是时候。 此时,正在退场的马局长看到钟山的身影,有些意外地停住脚步。 他自然还记得这是刚才在舞台上谢幕的编剧钟山。 “友为,你们认识?” 钟友为顿时兴奋起来,他红光满面地介绍道,“马局长,这是我儿子钟山!” “啊?”马局长一愣,没想到钟友为口中的“临时工儿子”竟然是这么个临时工。 他依稀记得,当初这小子好像是钟友为从中原乡下接回来的吧? 钟山看到自己父亲的领导,并无半分拘谨,他一步向前伸手握住马局长的手,热情的说道,“原来您就是马局长啊!我可是久闻您的大名!” “哦?友为说起过我?” “那当然!” 钟山笑道,“您在燕京教育部门这么些年,做了这么多杰出成绩,教育系统里哪个人对您不是心怀敬佩、默默感恩?” 他指指一旁的钟友为,坦诚道,“我父亲这人不善于表达,但是在家可是反复跟我念叨您的事迹,十分敬佩您的为人!号召我在工作上向您多学习!” “哈哈,是嘛?” 马局长被钟山一通彩虹屁拍得心情舒畅。 毕竟这么一出优秀的话剧刚结束,自己就被话剧的编剧这样称赞,自然就会萌生一种“原来我还在他之上”的感觉。 他热情地拍拍钟山的肩膀,“我们都是老一辈啦,经验自然是有滴,但大好局面还需要你们这一辈去开创嘛!” 他笑意晏然地看看钟友为,忽然觉得这个往日里平庸的下属其实也是有点东西。 要不然怎么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友为啊,小钟真想向我学习,改天可以去我们教育局来,开个座谈会,随便聊聊嘛!哈哈!” “啊?啊对对对……” 一番融洽地对谈结束,马局长得了面子,乐呵呵地走了。 钟山跟表情复杂的亲爹摆摆手,自己也转身去了后台。 等他迈步走进二楼排练厅里,邓大姐和旁边那位女同志俩人正演员们聊着天,旁边则是满面笑容的曹宇和不时大笑的刁光谭。 单位唯一的摄影师正疯狂的消耗着胶卷。 作为话剧导演,林钊华此时却猫在一个角落里,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眼瞅着钟山推门进来,他伸手把钟山推到人群中间,趁乱喊道,“编剧过来啦!”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到钟山的身上。 “你就是钟山,真年轻啊!” 大姐看着钟山,感慨道,“《法源寺》是部有正气,有激情的好话剧,演员们表演得非常出色,剧本台词也让我难忘,就是有一点不好。” 钟山眨眨眼,“您说?” “你这部话剧啊,细节太多,台词太好,只看一遍,不过瘾啊!”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大姐旁边的那位女同志打量了钟山半天,此时忽然开口问道,“钟山同志,我有个问题。” 站在钟山旁边的刁光谭低声介绍道,“这位是卓同志。” 卓同志此时开口问道,“我想听听,你台词里说的‘小康’,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