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月初十,淮安府试正日。 天还未亮透,贡院街已是人声鼎沸,灯火通明。 数以千计的考生、仆役、 送考亲属以及维持秩序的兵丁衙役, 将偌大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 期待、焦虑混合的复杂气息, 压过了清晨的寒意。 贡院高墙森严, 黑压压地矗立在黎明前的灰暗之中, 墙头插着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旗上“肃静”“回避”的字样隐约可见。 大门两侧立着两排手持长戟、 腰佩钢刀的兵丁,目光如炬, 神色冷峻,注视着下方涌动的人群。 门前一道朱漆木栅栏隔出通道, 所有考生须经此验身方可入场。 张家一行人早早到了贡院门外。 张诚穿着一身崭新得有些扎眼的绸缎襕衫, 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考篮,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脸色苍白,眼底下挂着两圈浓重的乌青, 显然是昨夜“临阵磨枪”没磨好, 反而把自己熬得心神不宁。 他不停地踮脚张望, 又时不时拽过苏惟瑾, 压低声音做最后的“叮嘱”: “小九,记住了! 经义第三题若是考《礼记·王制》, 就……就挠三下耳朵! 若是考《孟子·梁惠王》, 就……就咳嗽两声!” “策问题若是问漕运,就在草稿纸左上角画个圈! 若是问刑狱,就画个三角!” “诗赋的韵脚若是……” 他喋喋不休, 试图将昨晚强行塞进脑子的那点“作弊信号”再巩固一遍, 声音发颤,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苏惟瑾垂手听着, 脸上依旧是那副恭顺可靠的模样, 心中却冷笑不已。 就这心理素质,还想学人作弊? 进了考场,怕是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他嘴上却应道: “少爷放心,小的都记下了。 您定能高中。” 张承宗也是一脸凝重, 最后检查了一遍儿子的考篮 ——里面笔墨纸砚俱全, 还有张福“精心”准备的、掰成小块便于隐藏的干粮 (搜身时已被兵丁捏碎检查过), 并无任何夹带。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想说什么鼓励的话, 最终只干巴巴挤出一句: “稳住心神,按计划行事。” 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苏惟瑾, 带着深深的嘱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 苏惟瑾微微颔首,示意一切尽在掌握。 他的考篮看起来普通,里面却别有乾坤。 除了常规文具, 还有一小瓶特制的“墨水” (利用厨房材料简单调配,色淡干得快,适合快速书写), 以及一叠质地稍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