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承乾站在风暴眼中,褚遂良的支持如同冬日里突然出现的一团火,让他感到一丝短暂的暖意和希望。 但随即,那更加汹涌的反对声浪和大多数人的沉默,将那点暖意彻底扑灭,只剩下更深的寒意。 他看着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看着他们或激动、或冷漠、或算计的脸孔。 心中的憋屈和愤怒,在他胸腔里疯狂冲撞。 他是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 这些人,这些臣子,为何敢如此无视他的意愿,如此肆无忌惮地攻击他的举荐? 一股暴戾的念头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孤亦是君!尔等今日如此逼迫,他日……他日孤若登基,必……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长孙无忌那不动声色的脸,扫过房玄龄那睿智而深沉的眼眸。 一股冰冷的无力感,瞬间浇熄了那刚刚燃起的暴戾火苗。 长孙无忌,国之元勋,母后之兄,势力盘根错节。 房玄龄,群臣之首,深得父皇信任,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还有李勣,军方砥柱…… 这些人,是他现在能动的吗?是他现在能报复的吗? 不能。 这个认知,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他的尊严。 他空有储君之名,却无驾驭这些重臣的实权和威望。 他的意志,在真正的权力格局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争吵持续着,太极殿内如同市集。 最终,所有的声音再次渐渐平息,所有的目光,再次汇聚到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李世民自始至终端坐着,如同山岳。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未因激烈的争吵而动容,也未因褚遂良的出人意料而显露诧异。 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争辩的双方,扫过脸色苍白、紧抿嘴唇的太子,也扫过沉稳而立、目光坚定的褚遂良。 等到殿内彻底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时,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终结一切争论的权威。 “诸卿所言,” 他先看向李勣、长孙无忌、房玄龄以及崔仁师等人。 “皆出于公心,为国家考量,朕心甚慰。” 这话,肯定了反对者的立场。 李承乾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太子举荐,褚卿力陈,”他的目光转向李承乾和褚遂良。 “亦是深思熟虑,为西州稳定计,其心可嘉。” 第(1/3)页